毁坏公共财物罪
【毁坏公共财物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 。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
推荐阅读
- 醉酒驾车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
- 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不起诉吗
- 公共场合不敢说话该怎么办
- 公共安全事故如何定义
- 在职研究生的公共管理硕士
-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使用公共维修资金
- 考研公共课多少分
- 导盲犬能进入公共场所吗
- 公共场地指的是哪些地方
- 电动车有电充不进电 如何判断是否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