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日期如下:
1、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 , 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
2、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3、土地诞(龙抬头):二月初二,也称“社日节” , 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 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
4、上巳节:三月初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
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是几月几日】6、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 ,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
8、七夕节: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
9、七月半(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即七月半祭祖节 , 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 ,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
10、中秋节:八月十五 ,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11、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 , 九月九日 , 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
12、寒衣节:十月初一 , 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 , 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
13、下元节:十月十五 , 为农历十月十五 , 亦称“下元日”、“下元”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
14、冬至节:阳历12月22日前后,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
15、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
16、祭灶节:腊月廿三或廿四,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 。
17、岁除(除夕):腊月廿九或三十,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 , 另换新岁 。
推荐阅读
- 以色列气候 以色列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 辛杰文丽田歌是什么电视剧 辛杰文丽田歌是什么电视剧里的
- 个体工商户的社保标准 个体工商户的社保标准和报销
- 成都居住证有什么用 成都居住证的好处
- 2019年有什么电影好看? 2019年有什么电影好看的
- 电话本黑名单在哪里找 电话本里面的黑名单在哪里找
- 为什么这么多商家都热衷于APP而不是移动版的网页程序
- 整理书包的方法 你的书包还是乱糟糟的吗
- 蓝牙耳机怎么戴才不掉 蓝牙耳机的正确佩戴方式
- 关于老师最美的句子 关于老师的句子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