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宋锦的历史传说
质地柔软,图案精美的宋锦是苏州著名的手工艺品 , 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苏州宋锦的发展是建立在唐代蜀锦的基础上,历史十分悠久 。自宋代以来 , 宋锦便经历了世代的变迁,如今成为中国“锦绣之冠”,它是苏州人的骄傲,是苏州文化里的瑰宝 。现在我们来了解下宋锦的那些历史以及传说 。
苏州宋锦是在唐代蜀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晋末,因五胡乱华导致汉人衣冠南渡 。南朝宋郡守山谦之从蜀地引用织锦工匠在丹阳(与南朝刘宋都城南京相邻)建立东晋南朝官府织锦作坊斗场锦署,使蜀锦技艺传到江南 。五代时吴越王钱鏐在杭州设立一手工业作坊,网罗了技艺高超的织锦工300余人 。北宋初年,都城汴京开设了“绫锦院”,集织机四百余架 , 并移来了众多技艺髙超的川蜀锦工作为骨干 。另在成都设“转运司锦院” 。
南宋朝廷迁都杭州后,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将成都的蜀锦织工、机器迁到苏州,丝织业重心逐渐南移 。两宋时在苏州、杭州、江宁等地设织造署或织造务 。宋代,江南丝织业进入全盛时期,苏州出现了一种非常细薄的织锦新品种,是理想的书画装裱材料 。从宋代留传下来的锦裱书画轴子来看,宋锦在当时已有“青楼台锦”、“纳锦”、“紫百花龙锦”等40多个品种 。
明代粉红地双狮球路纹宋锦苏州宋锦最初是专供装裱书画之用的 。《天水冰山录》记严嵩家中收藏的宋锦计有大红、沉香、葱白、玉色种种 。其中有三种织金锦,名目是:青织金仙鹤宋锦、青织金穿花凤宋锦、青织金麒麟宋锦 。
织锦到了宋代,主要是宋高宗南渡以后,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和书画装帧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至于后世谈到锦 , 必称宋 。宋锦,可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小锦四类 。重锦有四五十种花样,均为明清流传下来的底本 , 如龟背龙纹、金线如意、双桃如意、福寿全宝、梅兰竹菊、定胜四方等 。重锦又称“大锦”,花作退晕 , 金勾轮廓,是宋锦中最名贵的品种;细锦在四方连续、六方连续、八方连续骨式内添加小花,分别称四达锦、六达锦、八达锦,用作衣物;匣锦最薄 , 又称“小锦”,颜色素净,用作书画、锦匣装裱 。
明代宋锦发展到上百余种 。
清代湖色地方格朵花纹宋锦如:明代宣德年间织有“昼锦堂记”,精妙绝伦 。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苏州织造府织造的宋锦作品有“明·盘绦花卉宋式锦”、“狮纹锦”、“龙纹球路锦”、“宝莲龟背纹锦”、“四合如意定胜锦”、“八合、四合如意天华锦”、“灵鹫路纹锦袍”等,其中“极乐世界重锦织成锦图轴”堪称稀世珍宝 。苏州织局的“盘条花卉纹绵”以质地柔软,经面整洁而著称,至今故宫博物院尚藏有明洪宣年间苏州织造的浅豆沙团龙麒麟天华锦及隆崇年间的浅豆沙五彩串枝梅蝶锦 。
经明末清初战乱,宋锦图案一度失传,康熙年间有人从泰兴季氏处购得宋裱《淳化阁贴》十秩 , 揭取其上宋裱织锦二十二种 , 转售予苏州机房模取花样,并改进其工艺组织重新生产 , 遂使失传多年的古宋锦在苏州又恢复生产 。
清代杏黄地四合如意纹天华锦同治年间,苏州机台最多的为李万?。?以后又有孙万顺、徐隆茂、周万和、筱兴昌、陆万昌等,其中陆万昌的产品质量最好,曾获得清政府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金银质奖章 。
清代白地龟背折枝牡丹纹锦这时期宋锦的代表作有加金缠枝花卉天华纹锦、云地宝相花纹重锦、瑞花龟背锦、艾绿地双狮球路锦、蓝地矩纹镜花锦、水粉地折枝花蝶杂宝锦、黄绿地四合天华锦等 。
14世纪到19世纪是宋锦最鼎盛的时期,20世纪初,因为受西文现代化工业的冲击,以及多年的战乱,传统宋锦一度衰落,宋锦的制作技艺几乎失传 。由于宋锦流传下来的画样本就很少 , 技法也大多失传 。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
【苏州宋锦的历史传说】民国初年因军阀混战 , 宋锦业逐步萎缩 , 濒临失传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宋锦业已奄奄一息 , 濒临绝迹 , 仅剩织机十二台 , 1981年获百花奖的宋锦制品不少织锦工人都只好改行度日 。建国以来,成立宋锦生产合作社(宋锦漳缎厂、织锦厂),使苏州宋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织锦厂专门成立了设计室和科技组,着手研究扩大传统宋锦织物的生产,并已设计生产出了织有环球、龙凤、如意等图案的新花样,他们还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将普通丝织机改为宋锦织机,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该厂设计的宋锦1979年被评为信得过产品,1981年荣获江苏省百花奖 。
推荐阅读
- 持久的近义词是什么了
- 精辟的伤感说说短语
- 苝怎么读 苝的拼音是什么
- 东皇太一的典故
- 如何去夸赞对象
- 励志个性的句子致自己简短
- 丰富多彩的无锡锡绣文化
- 口吻的近义词
- 发朋友圈自黑的说说
- 好听的公众号名字大全 公众号名字推荐有创意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