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斩竹漂塘:斩竹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二、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天八夜;
三、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 , 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四、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 , 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 , 其余的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入槽内;
【古代造纸的五个步骤】五、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 。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 , 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 。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 , 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 。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
推荐阅读
- 古代早饭的叫法
- 古代造战船一般用什么木材
- 古代怎么称呼儿子
- 古代怎么称呼各种机构
- 古代怎么称呼皇帝
- 古代怎么称呼未过门的妻子的
- 古代怎么称呼中青年人
- 古代怎么储存火
- 古代怎么给皇帝选妃子有那些程序
- 古代怎么称呼爷爷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