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古人称陶瓷为瓯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
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温度较低 , 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 。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 , 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
瓷质材料:与陶相比 , 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 。
【古代陶瓷介绍】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表达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 。
推荐阅读
- 古代替父从军的是谁
- 古代天生反骨会咋样
- 古代甜品点心名
- 古代铜器有用锡焊接的么
- 古代铜器的怎么简单鉴别
- 古代铜钱是怎么铸造的
- 古代铜钱里哪些最具有收藏价值
- 古代铜钱怎么样清洗
- 古代统带是什么职位
- 古代头领老大该怎么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