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泰山 。
解释: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 , 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
出处:
1、一叶障目 , 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毛泽东《论持久战》
2、这句歇后语来源于《笑林》 。
故事:楚国有个穷书生,在家闲居时 , 读了《淮南子》,看见上面记载:“得到了螳螂捕蝉时遮蔽自己的树叶,可以用来隐身 。”于是,他就到树下仰着头寻找这种叶子 。他看见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叶子后面伺机捕蝉,就去采摘这片叶子 。
忽然叶子落到了树下,和树下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他只好扫了几斗落叶带回家里,然后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 , 问他的妻子:“你看得见我吗?”他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 。”后来见他整天这样问就厌烦了,随口谎骗他说:“看不见了 。”
【一叶障目的下一句】这个人心中暗自高兴 , 拿着这片树叶到集市上去了 。他当着人家的面,就偷人家的东西,被官吏捕获送到了县衙里 。县官受理这一案件,让他先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县官听后大笑起来 , 把这个书生放了 。
推荐阅读
- 一叶障目的寓意是什么
- 总关情的前面是什么
- 公知粉是什么意思
- 功能障碍与功能受限的区别
- 沟通的主观障碍有哪些
-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什么
- 古希腊举办奥运会目的是什么
- 固态硬盘会不会出故障
- 故障机理是什么意思
- 故障检测晶塔任务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