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钇为:只做低能耗智能电动小车


作者 | 陈辉
主编 | 赵文华
换标这事有多重要?我不知道标准答案 , 但我知道换标很贵,因为小米只是微调了一下商标,就花了200万元 。
4月12日 , 江汽集团发布乘用车新标,新标在原本“JAC”的字母标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明显的调整,我猜测 , 肯定花了大价钱 。
其实,江汽换标很好理解 。江汽集团旗下有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产品线,在此之前,乘用车和商用车共用车标,在品牌形象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特别是乘用车 , 常被认为带有浓厚的商用车气质 。此次新标,就是要在用户心中建立起江汽专注于乘用车的形象,新标采用扁平化设计,明显比原来的老标更有亲和力和现代感 。
当然,换标是明面,更深层次原因是,江汽启动了全面拥抱智能这项大业务 。之所以说它大,是因为江汽乘用车立下了“无智能,不造车”、以及“以智能领导智能”两大flag 。随着新标上线,江汽集团也带来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江淮钇为 。
那么,承担着“全面拥抱智能”尖兵重任的江淮钇为有哪些看点呢?笔者梳理出了以下要点 。
专注纯电A级车的DI平台
江淮钇为基于专注纯电A级车的DI平台打造,该平台有续航800公里,10分钟闪充300公里,车长4米以上,兼容前驱和四驱等特征,同时具备安全、高效、自由、易驾这四大优势 。
安全主要体现在0热扩散蜂窝电池和0动力失控安全系统上 。0热扩散蜂窝电池是基于圆柱电芯仿生学设计,历经4代技术、15万辆车的长期实践与理论探索,通过热隔绝、电隔离以及热电解耦三大核心技术 , 研发出的系统级电池包热失控解决方案,可实现电芯在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失效模式、不同失效位置0热扩散 。
0动力失控安全系统则江汽通过长期实践积累,并借助DI平台在软件上形成了完善的扭矩安全监控与处理策略体系,确保在行驶、停车、充电、遥控等各类使用场景中 , 车辆不会出现异常、意外加速和刹车失灵等动力失控现象,确保人与车的安全 。
高效主要体现在九合一电驱动、基于46大圆柱电芯的超级闪充、全域热管理系统和百公里能耗10kWh这几大方面 。
九合一电驱动是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DC/DC、充电机、外放电、高压配电、PTC控制器、超级闪充这九大部件,结构、硬件、软件相互融合,电场、磁场、热场相互耦合,质量功率密度达5.5千瓦每公斤,功率范围70-150千瓦,与分布式相比,体积、重量、成本都降低30% 。
基于46大圆柱电芯的超级闪充通过开发46系列大圆柱无极耳电芯(特斯拉也是这个路数)、精密激光焊接成组技术 , 实现电池内阻呈指数级降低,充电发热量下降超过40% 。再加上电池高效智能温控系统 , 可达成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比普通快充提高一倍 。
全域热管理系统则是以热泵空调为基?。墒视肪澄露攘阆?0度到零上60度,通过双层十一通道跨域集成的热管理枢纽,将乘员舱、电驱动舱和电池舱热场深度耦合 , 智能分配热量,能效提升50%,低温续航提升25% 。
以上三项技术也带来了联动效应,那就是能够让其纯电A级的百公里能耗降到超低的10kWh 。
自由指的是空间自由和娱乐自由 。
空间自由意味着,DI平台虽然尺寸不算大,但其车内空间设计非常出色,在A级车的尺寸下可以提供媲美B级车的实用空间 。
娱乐自由主要指智慧娱乐座舱 。DI平台基于面向服务的SOA理念,构建了全新的五域架构 。其中,钇为OS智能座舱域,依托更强的计算能力、开放式的网联生态、以及由100多项自由组合的原子服务 , 联合打造出有趣好玩的智慧空间 。
易驾主要体现在同级最小转弯半径和0冲击驾乘体验 。
得益于DI平台,江汽乘用车开发出了车身电池一体化的碰撞传力结构,能够减小电驱动舱纵梁间距,增大车轮转角,从而减小转弯半径 。以平台首款车钇为3为例,转弯半径仅4.95米 , 同级最小 。
0冲击驾乘体验则解决了电动车驾驶体验的痛点,DI平台迭代出高精度、低时延、自适应的整车驱动与制动耦合控制系统 , 逐一攻克行业普遍存在的换挡起步、过坑过坎、颠簸路面、能量回收、坡道启停、机械磨损等工况下的冲击问题,将平顺做到0冲击 。
另外,DI平台还提供钇为Pilot智能辅助驾驶 。该智能驾驶以驾驶安全为底线 ,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将“可感、可知、可用、可享”的智能技术做到可靠性领先 。
5年4款新车,专注纯电A级市场
新品方面 , 江淮钇为将在未来5年时间里,陆续推出钇为3、钇为X3、钇为5、钇为X5四款重磅产品,钇为3是一款纯电A级车、钇为X3则定位智能纯电A级SUV,钇为5和钇为X5定位智能纯电轿跑和SUV,拥有800公里超长续航和10分钟300公里超级闪充 。DI平台的首款车型钇为3已经在发布会上亮相,并将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
写在最后
除了尖兵——江淮钇为和该品牌的技术基础——DI平台,江汽集团还拥有MIS皓学架构和MUSE共创智电架构,跟DI平台一起组成了江汽集团乘用车智能技术平台矩阵 。围绕这三大智能技术平台,江汽集团不仅推出了江淮钇为3,还会持续推出包括江淮瑞风RF8、江淮QX混动等在内的多款新产品 。
看到这里 , 笔者认为就算江汽集团乘用车的新标跟小米的一样,也花了200万,那也是超值的 。全新的形象承载的是一个具有更强技术实力和品牌活力的江汽集团乘用车 。
值得一提的是,江汽集团原本实力就强 。作为蔚来的代工方,李斌曾评价江汽的工厂甚至比保时捷工厂更先进 。此外,与大众合资后,江汽的制造工艺、提升效率方面也得到了大众的真传 。
打造包括思皓品牌在内的多种产品、特别是新能源产品 。对江汽乘用车全面拥抱智能的做法,我的评价很简单——未来可期 。
版权声明:图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线外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与易车无关
2020成都车展开幕在即,江淮汽车展台上出现一辆颇为神秘的新能源轿车 。它与已经上市江淮iC5高度相似,但是前脸、车尾的车标以及方向盘上的车标都被完全遮挡,车尾还有“E50A”的标识 。
【江淮钇为:只做低能耗智能电动小车】这是什么情况?江淮新能源乘用车要“换标”吗?
一直以来,江淮新能源汽车悬挂与江淮燃油乘用车一样的“JAC”logo,并没有发布专属品牌 。而北汽、吉利、广汽、长城、上汽大通、东风等自主品牌纷纷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品牌,分别是ARCFOX、几何、埃安、欧拉、EUNIQ、岚图 。
在全球车市增速放缓、汽车“新四化”浪潮持续加深的大背景下 , 各大车企都在积极进行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纷纷进行战略调整 , 把新能源汽车视为重要板块,而发布新能源汽车专属品牌,既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发力新能源汽车,又能将品牌、产品、用户与传统燃油车进行有效区隔 。
所以,江淮新能源发布专属品牌非常有必要,但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江淮大众合资落地后,产品挂大众logo还是思皓logo?
今年5月29日,大众和江淮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众通过增资10亿欧元,获得江汽控股50%股份以及江淮大众75%的股份,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
这是大众汽车集团第一次成为中国合资企业的控股股东 。
同时,大众集团承诺向江淮大众导入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并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 。
这也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在合肥设立,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也将落户合肥 。
7月2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 , 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投资拟向江淮大众增资,合资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增加至73.56亿元 。
笔者以为 , 在大众取得江淮大众的控制权后,江淮大众将成为大众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阵地,其产品将大概率悬挂大众logo 。也就是说,思皓品牌作为特殊时期的过渡品牌,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
2018年4月,江淮大众发布了思皓品牌,随后发布了首款车型E20X,但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上市 。
在江淮大众“尘埃落定”后 , 思皓品牌何去何从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 。
对大众集团来说,思皓品牌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对江淮汽车来说,舍弃倾注多年心血打造的新能源品牌无疑非常可惜 。
因此,笔者大胆猜测,思皓可能成为江淮新能源乘用车的品牌,与几何、埃安、欧拉等一样,成为江淮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品牌 。
另外,此次曝光的新车尾标为“E50A”,与思皓“E20X”在车型命名上极为类似,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猜想 。其中,E代表纯电动车、20/50代表车型级别,X/A则代表SUV/轿车 。
事实上,思皓E20X基于江淮iEV?7S打造而来,如果思皓品牌划给江淮汽车作为新能源品牌,那么思皓E20X是否也将一并划归江淮新能源体系?
当然 , 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今天开幕的成都车展将见分晓,让我们拭目以待!如果情况属实,这也意味着江淮大众的合作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