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选哪些中成药


【气血不足可选哪些中成药】气虚表现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懒言,腹胀,食少,便溏,中气下陷则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血虚表现为面色萎黄或淡白,爪甲无华 , 心悸,失眠,多梦,肢麻,舌质淡,脉细弱等气虚与血虚往往互见,不可不察 。常用的补益气血类中成药如下: 八珍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中药组成 。功能补气养血 。主治各贫血、失血,以及疮疡久溃不愈、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产后体倦发热等属气血两虚者 。服法:水蜜丸每次6克,蜜丸每次1丸(9克),冲剂每次1袋(8克),每日2次 。人参养荣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远志、肉桂、五味子、生姜、大枣、陈皮等药物组成 。功能补益气血,宁心安神 。神经宫能症、神经衰弱,结核病恢复期及产后、病后气血两虚者,均可应用 。口服丸每次1丸(9克) , 每日2次,温 FF水送服 。人参归脾丸:由人参、酸枣仁、远志、甘草、白术、黄芪、当归、木香、突苓、龙眼肉等药物组成 。功能益气健脾 , 养血安神 。可用于治疗贫血、神经衰弱而见耳鸣、失眠及精神倦怠症状者;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良效 。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十全大补丸:由党参、当归、黄芪、熟地、茯苓、白芍、白术、川芎、甘草、肉桂等药物组成 。本品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精神倦怠,气短心悸 , 头昏失眠 。四肢不温,月经量多及疮疡久溃不敛者 。丸剂口服每次6-9克,每臼2-3次 。但内有实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补中益气丸:药物组成为炙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等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气虚诸证,适用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低热、慢性肝炎、低血压等病证 。服法:蜜丸每次l丸(9克);水丸每次6克(10粒) 。每日2-3次 。阿胶补血膏:药物组成为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等,其冲剂、口服液等制剂功用相同 。功能滋阴补血,补中益气 , 健脾润肺 。用于体虚咳嗽,面色苍白,多汗自汗 , 气短乏力 , 头晕目眩 , 贫血以及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等 。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 , 温开水冲服 。本品为温补之剂 , 凡伤风感冒,消化不良,内有瘀滞者忌服 。参苓白术散:药物组成为人参、山药、茯苓、炒白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 。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儿营养不良、慢性肾炎蛋白尿、白带、经期泄泻等属脾虚湿滞者 。口服每次4-6克,每日2~3次 。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温中健脾,益气补虚 。凡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肢冷、精神倦怠、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者均可应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 。胃肠痉挛性疼痛、妇女受寒痛经等 。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 。孕妇慎用 。阿归养血颗粒:由当归、阿胶、茯苓、党参、黄芪、白芍、JII芎、熟地黄、炙甘草等药物组成 。功能补养气血 。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 , 眩晕乏力,肌肉消瘦,经闭及赤白带下 。服法:颗粒冲剂,每次10克;糖浆剂 , 每次15毫升 。均为每日3次 。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自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睥养胃,消补兼施 。适用于洽疗慢性胃炎、十二指畅炎症、溃疡病、消化不良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小儿营养不良等 。口服每次6-12克,每日2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