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在2018年泰达论坛上 ,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与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都提到了一个词“开放共享” 。北汽新能源将开放制造、开放供应链,并且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安鹏基金,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 , 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资金、人才、技术等的竞争延伸到了整个行业运营、服务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与生态系统建设能力的竞争,甚至已经到了我国的本土品牌与跨国车企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竞争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单打独斗是没用的,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参与其中的企业可能涉及多个行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北汽的开放共享是具有前瞻性的 。
大开放深融合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轻量化特征的技术革命推动下,共享化、服务化、平台化为特征的模式创新作用下,整个汽车产业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发生深刻巨变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这样一个时代的节点上,大开放深融合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走开放道路,谋共赢发展,不仅是中国经济,对于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应对行业百年变革的真实写照 。”
针对汽车行业的开放共享 , 徐和谊提出了三个观点:
第一就是要立足技术突破 , 全面强化研发领域的改革开放 。当下的汽车行业正处于科技革命催生的产业链上 , 这要求我们从技术层面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倾斜 。北汽集团已经在技术层面融入开放共赢,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为原则,联合共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 。
第二就是要围绕资源共享,加快实现产业链的开放合作 。传统车企在整车制造方面的优势与互联网企业在把握用户需求的能力相结合 , 多领域协同共创汽车产业的未来 。
第三就是要聚焦模式创新 , 探索生态圈的开放合作,打造品质消费新模式 。北汽的朋友圈正越来越大,发展之路也越来越快 。
北汽的“开放共享”战略如何走
如果说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的态度是面向整个汽车行业的,那么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的讲述则是把开放共享的战略落到实处的做法 。
在技术上 , 重点强化开放和共享,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北汽新能源建立了共享共建共制共用的理念,并且将两款全新的电动汽车的平台向社会开放 , 通过向外部的服务来实现技术和创新的共享 。
在制造资源上,北汽新能源愿意与全球的汽车的玩家和客户实现共享,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就是与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汽车的制造商麦格纳公司合资成立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制造基地 , 未来将会向多品牌的客户开放 。
在供应链的开放共享上,最主要的就是北汽新能源建立了自己的一体化动力总成公司,这家公司凝聚了九年的核心技术,在保证北汽新能源自我发展的同时 , 也将服务于所有业内的同行 。
最后是资本的开放和共享 。北汽新能源参与投资的安鹏基金是北汽在北京市的支持下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基金,这个基金一方面是着重于前瞻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开发,另外一方面是产业孵化和产业发展的投放 。郑刚表示,北汽新能源热忱的欢迎技术拥有者和产业所有者跟来共同研究探讨 。
北汽新能源一直坚持越开放、越融合的发展理念,与整个行业共同成长 。
北汽已经实现的开放共享
尽管北汽的开放共享战略是在今年年初才正式提出,又在此次的泰达论坛上再次强调的 。但是北汽的开放共享之路早已开启 。
2017年10月 , 北汽集团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宣布将以百度Apollo开放平台为基础,北汽集团车辆将借助百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于2019年前后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 , 2021年前后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 。除了百度之外,北汽还与科大讯飞、华为合作,发力智能网联汽车,并推动平台共享化 。
2017年12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北汽新能源总部中国蓝谷 。北京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的发起共建方达到15家 , 涵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通过开放共享促进技术升级,跨界打造了“共建、共治、共赢”的生态圈 。
2018年8月 , 北汽集团与长城汽车基于零部件共享方面进行整合,在越野车的混合动力技术进行共享,促进产业链的纵向合作和横向融合,培育中国品牌自身的优势 。
除了在产品制造上的布局,北汽打造的“轻享出行”共享出行平台也正快速成长 。此外,北汽新能源基于国际化通用AUTOSAR标准自主开发的软件平台,与国内外一流供应商展开全面合作,整合了全球的优质供应商资源来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三电控制系统 。
正如徐和谊所言,大开放深融合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在开放共享上,北汽新能源已经拿出了实际行动,开放共享的态度也是诚意满满 。可以预见,未来的北汽新能源将成为造车的孵化器 。
新能源北汽汽车怎么样你好 , 有两处地方可以买到 。
目前,北汽新能源在昆明4S店,从官方的名录里面查到有两家,一家是在经开区的,云南省昆明市经济开发区玉缘路骏信国际汽车汽配城双创大厦1楼103号,昆明良明雄店 。
另外一家,是在大家都熟悉的北京路金泉汽车广?。ッ餍肆辏ê孟袷锹鬔EEP的那家) 。北汽新能源EU5R500这款车双“C”字型的超大日行灯很有特色,标配全LED的矩阵式大灯 , 前方LOGO翻开后是迅速充接口,将在半小时填塞80%电量 。
车尾显得相对厚重,同样下雾灯接纳双C字型与前灯相照应 , 标配17英寸轮圈视觉上略微有些不太调和,换上18寸想必会更悦目 。C柱下方是慢充口,和古代汽油车同样的油箱盖地位 。
202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太“友好”了 。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和车型在没有新能源汽车补贴“羁绊”的情况下,销量越来越好 。比如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三大品牌销量一路走高,基本脱离了“危险区”;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整体销量在Model3和ModelY的价格水平上还是相当不错的;国产五菱洪光MINIEV,其自行车销量在3月份突破了3.5万辆,可以称得上是一款神车的存在 。比亚迪韩 , 级别20万以上,也有月销1万辆的业绩,在国内中大型车中也是非常标志性的销量 。而且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掀起狂潮 。华为、360、小米等企业相继宣布进军汽车行业,充当主机厂、投资机构或供应商 。可以说 , 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热闹了好几年 。
然而,在这场轩然大波中,国内新能源汽车曾经的“龙头”车企已经失去了市场地位,继续朝着“酷”的方向前进 。这个品牌就是北汽新能源,也就是财报中提到的“北汽蓝谷” 。2013年至2019年,该品牌连续七年保持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冠军 。可以说,那些年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当风光,一度被一些评论认为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最成功的案例 。没有人,因为比亚迪当时在纯电动车领域还没有现在这么耀眼 。然而,从2020年开始,北汽新能源的形势急转直下 。现在,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北汽新能源已经失去了存在感 。
2020年 , 北汽新能源全年销售新车25914辆,相比2019年的15万辆,呈现断崖式的销量下滑!而这仅仅是开始 。2021年北汽蓝谷最新产销数据显示 , 今年前4个月,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为4177辆 ,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43% 。再说要知道,2020年1-4月 , 国内车市众所周知,整体表现非常糟糕 。北汽新能源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表现比去年还要差,所以只能说月均销量只有1000多辆,对于一个普通的品牌主机厂来说确实比较寒酸 。如果任由这样的表现继续下去,北汽新能源离“爽”也就不远了 。
其实北汽新能源的“崛起”和衰落都是有迹可循的 。北汽新能源在创立的时候,其实就把主要的目标市场放在了B端,也就是大客户,尤其是出租车、在线租车、汽车租赁行业 。2013年到2019年,正是这些行业发展迅猛 。许多城市和地方的传统燃油燃气出租车被纯电动汽车取代 , 拥有先发优势的北汽新能源抓住了那个机会 。这段时间,网约车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具有价格相对低廉、标称续航能力高等优势 。于是那段时间,北汽新能源快速成长,在B端市场尝到了甜头 。
【北汽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而在B端尝到甜头的北汽新能源,并没有在C端,也就是消费端发力 。北汽新能源的个人和家庭用户数量还很少,在路上看到北汽新能源家用车的概率很低,这是北汽新能源的致命缺陷 。然而,随着2020年国内市场的低迷,尤其是出行行业大规模的雷电风暴 , 出行行业对车辆的需求大幅下降,这对北汽新能源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大客户的购买和需求戛然而止,个人和家庭客户没有相应的产品 。毕竟那些供应给大客户的纯电车,和智能、主动驾驶、豪华无关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相当于同时失去了B端和C端用户,销量自然下降很快 。如果不能迷途知返 , 在C端获得市场份额和地位,北汽新能源将一去不复返 ,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销量优秀的电动车产品几乎都是面向C端的 。
北汽新能源面向C端,不是不努力,而是收效甚微 。此前,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自主高端品牌至尊福克斯 。目前在售的有两款,分别是售价24.19-31.99万元的ARCFOXαT和售价25.19-34.49万元的ARCFOXαS 。不过这两款的销售表现都很一般 。阿尔法T去年8月上市,2020年销量仅709辆,2021年前4个月仅398辆,最高月销量170辆;阿尔法于今年4月上市,月销量仅为15辆 。可以说,这两款车的销售业绩,即使在20多万的价位,也是相当低的,因为蔚来、理想等30多万的电动车和特斯拉Model3的销量都相当优秀 。
当然,BAIC新能源在C端尤其是极狐品牌上打不出局面也不是偶然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北汽新能源本质上是传统自主品牌,也是低端品牌 。如果说长城和吉利在销量不错的情况下推出高端品牌WEY品牌和柯灵品牌,属于大势所趋,那么北汽新能源作为销量不佳的低端自主品牌,在C端市场毫无存在感 。走投无路的时候,直接去找极限福克斯这样的高端品牌,相当于“沙中盖楼” , 属于基础差的,销量自然上不去!
所以,其实本质上,北汽新能源放弃了鼎盛时期重新转型的机会 。如果B端市场火爆 , C端市场快速增加,那么北汽新能源也可能像比亚迪一样存在 。然而,北汽新能源已经错过了培育C端的时机 。现在可以说 , 像极狐这种不知名的高端品牌,重新打开C端市场的希望不大 。北汽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彻底失去了先机!
百万购车补贴
推荐阅读
- 北汽绅宝D50制动灯故障显示过后,又出现变速箱故障怎么回事?
- 科技前沿:深蓝词库转换 17 支持QQ分类词库解析
- 五菱宏光与北汽幻速S3L家用车哪款车更实用?各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 科技前沿:苹果iPhone7 Plus重大革新 确认支持无线充电
- 北汽绅宝 X25 的内饰质量怎么样?
- 北汽昌河q35价格多少?
- 绅宝X25的评价
- 速度快到飞起 苹果iPhone 16将支持Wi-Fi 7无线
- 亚马逊将于7月21日停止支持其Dash Wand购物设备
- 科技前沿:迟来的功能谷歌电话安卓App更新 终于支持过滤骚扰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