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盲点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汽车后保险杠内安装两个 24GHz 雷达传感器来实现的 。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10公里/小时时,系统会自动启动 。
雷达传感器会向左右3米和后方8米的范围发射微波信号 。系统通过分析反射回的信号 , 获取后方车辆的距离、速度和运动方向等信息 。此外,系统还会通过算法,排除固定物体和远离车辆的影响 。
【盲点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当系统探测到盲区内有车辆靠近时,会先让指示灯闪烁 , 提醒驾驶员注意 。如果驾驶员没有注意到指示灯闪烁 , 而准备变道时,系统会发出语音警报声,再次提醒驾驶员此时变道危险 。
此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每个车门的后视镜上安装响应速度极高的摄像头 。当有车辆进入监视区时,放置在车门后视镜附近的警示灯会闪亮,让驾驶者知道有车辆靠近,以便采取规避措施 。
这一系统利用装在门镜中的后向数字式红外线摄像机监测汽车两侧的车流情况 。在车速超过每小时10公里时,系统会自动激活,能对摩托车以上的任何类型的车辆做出反应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 , 系统都能有效工作 。它不会对停靠在路边的车辆、篱笆、报废车辆以及路灯柱等物体作出反应 。
只要车辆时速超过10公里,系统对于所监视的其他车辆,不管是速度比本车慢20公里/小时的车辆还是比本车快70公里/小时的车辆,都能准确地向驾驶者发出警报 。
总之,盲点监测系统通过这些方式 , 在整个行车过程中不间断地探测和提醒,有效防止了因恶劣天气、驾驶员疏忽、后视镜盲区、新手上路等潜在危险而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