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谢氏来源


谢姓起源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
据《姓谱》、 《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 。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 , 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 。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 。公元前688年 , 楚文王发兵攻申 , 不久灭掉申国 。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 , 史称谢姓正宗 。是为河南谢氏 。
炎帝 , 世称神农氏 , 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 。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 。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 。”《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 。”《万姓统谱》卷一 。五去声二二杩:“谢,陈留 , 商者 。炎帝之胤 。”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 , 也称神农氏 。司马迁作《史记》 , 依据《世本》,不将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而将炎帝附于黄帝,故其名不显 。
炎帝为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 。大概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 。”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 。《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 , 母曰任姒 , 有娇氏女 , 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人身牛首 , 长于姜水 。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初都陈,又徙鲁 。又曰魁隗氏 , 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
根据《竹书约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 , 故姜为姓” 。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 。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 , 属渭水流域 。
【河北谢氏来源】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 。上述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 , 在山东西南部 。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竹书纪年》说:“炎帝……其起本烈山 , 号烈山氏 。”烈山后来成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