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


易车讯 8月27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 , 将从“打破壁垒、加强合作”、“技术开放助推减排降碳”和“推动新兴技术”三个方面持续扩大在华投资,实现共创共赢 。
齐普策表示:“加强跨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仍是全球主题 。德中两国在汽车领域的长期合作就是绝佳范例 。今年是德中建交五十周年 。展望未来,双方应延续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也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核心要素之一 。宝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将持续加大对华投资 。我们将携手为世界开发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行业繁荣 。”
打破壁垒、加强合作
面对诸多全球性挑战,各国间不应制造更多的壁垒,而是需要更大力度的开放 。齐普策认为,对汽车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将德中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双方均致力于保持行业竞争力、提升数字化水平 。可持续发展和气候保护是大家共通的语言 。
本月初,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在沈阳签署《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宣布2023年起将在量产中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并在2026年逐渐过渡到基于氢冶金技术生产的绿色汽车用钢 。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跨领域合作,为绿色汽车用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打开了一扇门 。
技术开放助推减排降碳,创新需要整体性思维
齐普策指出 , 经济增长、气候保护与行业发展韧性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由于世界各地的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情况不尽相同,宝马集团在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也在努力让全球各地的宝马客户都能在他们的车辆中体验到最先进、最环保的技术 。
2025年,宝马将发布基于全新构架、搭载第六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的“新世代”车型 。到2030年 , 宝马集团销量中将有超过一半为纯电动车型 。未来10年左右时间,宝马集团计划向全球客户累计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同时 , 宝马认为氢燃料技术同样具有零排放潜力,可以成为纯电技术的有益补充 。宝马集团研发的氢燃料电池驱动车型iX5 Hydrogen已计划投入小规模量产 。
此外,宝马把可持续战略拓展到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供应链、生产和回收三个方面同时降低碳排放 。今年6月,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简称:里达工厂)落成投产 。里达工厂拥有面向电动化的生产体系,是宝马集团BMW iFACTORY整体性生产战略的最新例证 , 从“精益、绿色、数字化”三个方面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全新纯电动BMW i3 已在这里下线 。到2030年,预计电动车型将占到宝马集团销量的50%以上 。
中国是推动新兴技术超大规模应用的热土
齐普策认为,中国稳定、可预期的政策体系让技术开放成为可能,也使各项减碳技术的潜力得以被充分挖掘 。
“过去十年当中,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可持续技术产业基础 , 无论是太阳能、风能还是高压动力电池,中国不单单在市场容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 同时更引领全球创新风潮 。如果某项技术在中国形成规模,就能在全世界规模化应用 。我们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见证了这一点 。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并将继续成为可持续出行的主要驱动力,”齐普策讲到 。
持续在华投资,携手共创共赢
展望未来,齐普策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宝马集团也将持续加大对华投资,实现共创共赢 。同时,他认为德中两国的合作潜力依然巨大,双方应延续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 。
“无论是在德国国内 , 还是在欧盟层面,我都不遗余力地表达这一立场 。德中两国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即充分利用两国最先进的技术,实现产业精益和数字化 。我们将携手为世界开发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 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行业繁荣,”齐普策讲到 。
一同与会的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也发表了相似的看法:“宝马在中国的发展是德中长期友好合作的范例 。去年我们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84万 。从2010年至今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经获得超过83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目前,我们正与中国伙伴一起探索循环经济和全产业链减碳,并与中国创新势力一道推进数字化和电动化转型 。我们坚信 , 只有合作才能解决全球现在面临的诸多挑战 。宝马将继续以中国为家、拓展在华业务,为两国的交流互鉴、互惠共赢做出贡献 。”
时间来到2022年,新能源车已经是一个十分主流的选择了 。在今年的天津车展上,各大厂商带来的新车 , 基本上也都是围绕新能源展开的 。
日产ARIYA艾睿雅
官方指导价:27.28万-34.28万元
ARIYA艾睿雅可以说是日产在新能源领域一次很有诚意的作品了 , 新车基于CMF-EV平台打造,采用了很多和以往日产燃油车不同的设计元素,整台车的外观设计很有科幻感,不过V-Motion的前脸元素还在 。
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03/1900/1654(1658)mm,轴距为2775mm,基本上就是标准的紧凑型SUV,视觉效果上很显圆润,和同为紧凑型SUV的奇骏视觉观感差异很大 。
内饰方面,ARIYA艾睿雅也采用了很多新元素进行设计,比如翻毛皮包裹的中控台、带有木纹质感的空调触摸控制区域等,最有意思的还是能前后调节位置的扶手箱,以及电动开关的隐藏式储物格 。
不过在功能性上 , 这台车似乎并没有比传统的日产车型多出太多新东西,整台车的重点放在了高级感的营造上,包括静态的高级感和动态的高级感 。
ARIYA艾睿雅提供两驱版和四驱版,前者搭载一台242马力、300牛·米的前置电动机,后者则搭载前后双电机,综合最大功率435马力,最大扭矩600牛·米 。在续航方面,新车全系都使用90kWh的三元锂电池,两驱版CLTC续航623公里,四驱高性能版CLTC续航559公里,四驱高性能顶配版CLTC续航533公里 。
一汽丰田bZ3
bZ3这台车最大的看点无疑就是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 , 但官方表示,这台车只是使用了来自比亚迪的电池和电机,并不是诞生自比亚迪和丰田的合资公司 。
新车作为国产的第二款丰田bZ系列纯电动车 , 同样基于e-TNGA平台打造,整台车的造型很有未来感,基本上延续了概念车的设计 。这种设计风格,大概率也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丰田的家族式设计,在海外版新一代皇冠上,也能看到类似的风格 。
bZ3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25/1835/1475mm,轴距为2880mm , 预计将会有着不错的车内空间表现 。
新车的内饰同样也是走的科幻风格,整个中控台占的比例很大,仪表盘距离驾驶员很远,看起来也要比丰田现阶段的燃油车更有设计感 。中控部分,新车也采用了一整块竖向大屏幕的设计,大部分的功能预计都会被整合进这块屏幕 。不过话说回来,以丰田乃至日系车企的风格,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新功能 。
动力方面,这台车搭载来自弗迪动力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和电动机,采用后置布局,提供184马力和245马力两个版本 。续航方面,根据目前信息来看,新车未来将提供CLTC续航517公里和616公里两个版本 。
吉利星越L?Hi·P
补贴后售价:25.37万元
星越L?Hi·P官方称之为“增程电动版”,不过其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星越L的插电式混动版本,大电池的插混车型,也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车型,吉利、长城都在这个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的车型 。
新车的外观设计和燃油版本区别不大,最明显的区别是前中网以及保险杠区域的造型变化,观感上有更强的新能源味道,更接近纯电动车 。不过从整体设计的协调性上来看,我还是更倾向于燃油版本的外观 。
星越L?Hi·P版本的内饰同样没有太大变化 , 依旧是三块12.3英寸的大屏幕,整台车的内饰配色主打的也是上黑下棕的“高级感”风格 。
动力系统,是这台车的一个重点 。星越L?Hi·P搭载一台1.5T发动机、一台电动机、一套3速DHT变速箱,以及41.2kWh的三元锂电池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官方WLTC纯电续航里程205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 。
总结
能够看得出,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了,不管是传统品牌,还是新势力品牌,都把电动化作为了一个发展目标,在今年的天津车展上,你最看好的是哪台新能源车呢?
【宝马: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十三先生Studi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