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在那?


分类:社会民生
解析:
坦桑尼亚
国名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
面积 945087平方公里(其中桑给巴尔2657平方公里) 。
人口 2590万(1992年统计) , 其中桑给巴尔75万(1992年估计) , 自然增长率2.8% 。非洲人占98.5%以上,分属126个部族 。人口超过100万的有苏库马、尼亚姆维奇、查加、赫赫、马康迪和哈亚族 。此外,有少数 *** 人、印巴人和欧洲人后裔 。斯瓦希里语为国语 , 官方通用英语 。居民37%信奉原始拜物教,3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30%信奉 *** 教;桑给巴尔居民95%以上信奉 *** 教 。
首都 达累斯萨拉姆(DaresSalaam),人口157.38万(1992年6月) 。新都多多马(Dodoma)尚在建设中,人口14.3762万(1992年6月) 。
简况
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 。北界肯尼亚和乌干达,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扎伊尔为邻 , 东濒印度洋 。大陆海岸线长840公里 。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部分低地属热草原气候 , 西部内陆高原属热带山地气候 。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1~25℃ 。桑给巴尔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6℃ 。坦桑尼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就同 *** 、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贸易往来 。7~8世纪 , *** 人和波斯人大批迁入 。*** 人于10世纪末成立了 *** 王国 。1886年坦噶尼喀内陆划归德国势力范围,1917年11月英军占领坦噶尼喀全境 。
1962年12月9日宣告独立,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国 。桑给巴尔于1890年沦为英国“保护地” 。1963年6月24日取得自治,同年12月10日宣告独立,成为苏丹王统治的君主立宪国 。1964年1月12日,桑人民推翻了苏丹王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 。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 。同年10月29日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国共和国 。
自然地理
位于非洲东部 , 赤道以南,由大陆、桑给巴尔岛、奔巴岛和20多个小岛组成 。大陆东临印度洋,南接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西邻卢旺达,布隆迪和扎伊尔,北界肯尼亚和乌干达 。大陆海岸线长840多公里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 呈阶梯状 。
沿海为低地,内陆是东非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200米 。裂谷带从马拉维湖分东、西两支纵贯南北 。东北部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为非洲最高峰 。
坦桑尼亚内陆高原湖泊、河流众多,盛产各种鱼类 。境内主要河流有鲁伍马河、鲁菲季河、潘加尼河、马拉加腊西河等 。湖泊多分布于西部,自北而南有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等界湖 。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低地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属热带山地气候,桑给巴尔、奔马及马菲亚等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21~25℃ 。3~6月为雨季,6~9月为凉季,10~2月为热季 。沿海平原炎热潮湿 , 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高原中部干旱期较长 , 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湖滨地区和岛屿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 。
人口与民族
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人 , 在稠密地区每平方公里100~150人,个别地区多达500多人 。部分地区人烟稀少 , 每平方公里仅有1~2人 。
【坦桑尼亚在那?】坦桑尼亚是以班图血统黑人为主的多部族社会,有近130个部族 。他们占总人口的98.5% 。主要部族有:苏库马族、马康迪族、查加族、哈亚族等 。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 *** 人、印巴人和欧洲人后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