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修也得打折卖—奥迪q4-etron


作者 —— 咖加用户:干掉这斤猪舌头有时候我挺喜欢宝马的,作为豪华品牌三大扛把子之一 , 包袱不重,卖不出它真降价,i3的价格突然就一泻千里,优惠10w以上,就连旗舰电车ix年前最低价格也已经降到了49w,反观奥迪,明明自家电车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 还控制产能来平衡价格,q4 etron给3-5个点的优惠,蚊子打屁股——小里小气,哪里是想卖车的样子 。
年前开过一段时间id4,这次拿了一台后驱版的q4-etron深入体验一下精装版的id4能否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不是有不降价的底气 。
静态体验
不同于奥迪之前凌厉的设计语言,在q4-etron上多了一些圆润,单从前脸看虽然相比id4多了一些凌厉的线条,但大体都是圆润厚实的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id4换壳 , 侧面设计则多了一些奥迪自己的风格 , 更加动感也更接近奥迪的家族化设计 。Q4-etron的车身尺寸4588mm*1865mm*1626mm本就不大,圆润的外观让它看起来更加显小,很多时候“看起来小”已经把一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了 。
?
【精装修也得打折卖—奥迪q4-etron】内饰设计则完全是奥迪自己的风格,从方向盘到整个中控台全部重做,增加了不少实体按键,驾驶位扣扣嗖嗖的屏幕换成了奥迪油车上的显示屏,id4上难用的旋转怀挡换成了同样难用的前后推动式的电子挡位,q40-etron这套内饰的设计风格是我挺喜欢的类型,简洁但不是毫无设计感,增加了必要的实体按键便于盲操,用料和材质的触感和视觉效果远强于id4 。
先来说说q4-etron的几个细节,首先大力表扬驾驶位四门升降按键给装回来了,id4上那个极度智障的只有两个车窗按键的设计,通过一个触控按钮来切换前后车窗控制的玩意儿终于改掉了,也不知道哪个设计鬼才想出来的阴间东西 。
增加了实体按键要给好评 , 但调节空调温度风力大小和出风位置的按键上都没印上图案 , 在操作之前,必须先看一眼上面的小显示屏,然后再找到对应的按键操作 , 给盲操带来极大不便,分散的注意力相比在屏幕上直接操作也相差无几 。另外电子换挡按键包括驾驶模式选择的位置太靠前了,影响操作的便利性 。
车机方面三个点,第一,驾驶位屏幕显示的内容能不能简洁一些,短期电耗,长期电耗,驾驶时间,平均车速,什么内容都往上面塞,怎么不把说明书一起放进去 , 上了车我连剩余续航在哪都找了半天 。另外奥迪好歹设计一下UI,做好信息归类,把占了有一半显示内容的车速仪表盘和输出动力百分比的仪表盘改改,占这么大位置干嘛,主界面显示重要信息不是所有信息,一些内容可以通过方向盘按键切换显示 。
第二 , 这个中控车机我本来就没报什么希望,连个地图都显示不明白,反正上车就连carplay,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carplay导航时听电台每次都要切出去打开电台,再切回carplay导航,导航开着呢能不能自动跳转回来 , 或者音乐和电台有便捷打开的方式,哎 , 算了无所谓了 。
第三点 , 奥迪的语音操控功能比我家狗听得懂的都少 , 就这样,不展开说了 。
座椅舒适性方面可能是被一些新势力的座椅安排过之后 , 觉得奥迪的座椅也还行 。前排座椅虽然头枕很硬,肩部支撑一般,坐垫偏硬导致臀部位置压力有些过大,同时包裹性也一般,但也确实不存在什么硬伤,坐垫够长,贴合度还行,没有蜷缩感,总体给个中评 。后排也十分正常 , 底下塞了电池的情况下,坐垫高度和角度控制的很不错,保证了腿部的支撑性,座椅靠背角度同样令人满意,虽然不能说十分舒缓 , 但比a4之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整体膝部空间不错,脚还能塞到前排座椅下面,这点也是明确的好评 。我大概是电动车开多了,q4-etron这样放在燃油车里只能算得上还行的后排体验,出现在一台电动车上已经非常令我满意了 。
驾驶体验
「动力」
或许是考虑到整个定价体系 , 大众集团给到电动车的动力也十分克制或者说吝啬,超过两吨重的q4-etron仅给到204匹马力 , 官方百公里加速8.8s 。在日常通勤的多数情况下,q4-etron的动力十分轻快,和id4一样电门踏板的初段的较为敏感 , 轻踩电门会带来超出预期的动力,以至于红绿灯起步的加速感受是一台7s级别的车,不同的是 , 相比id4的敏感且有些突兀的初段动力,奥迪将q4-etron的加速过程处理的更为顺滑,加速的突兀感被抹平 。即便是激烈一些的大脚电门,动力也十分的跟脚,明明只是一台204匹的弱鸡,这动力感受像280匹 , 后来发现它的动力释放很鸡贼 , 电门踏板前60%的行程释放80%的动力,这段扭矩释放平台过了之后,即便电门到底,动力来的也弱的多了 。除了绝对动力性弱一些以外,q4-etron在低速行车比如开在商场地下室,动力来的比较憋屈,缺少轻快感,类似小排量涡轮起压前的感觉 。另外虽然总体动力响应性没问题,但在小幅度踩下电门的时候,动力响应性不佳 , 动力释放慢半拍 。总的来说这套动力在多数情况下表现还不错,低速仍有优化空间,马力跟id4一模一样,毫不掩饰精装换壳id4的身份,绝对动力性可谓电动车之耻,综合给到中评 。
「刹车&动能回收」
刹车虽然相比id4同样有提升,但也只能是绝对差评 。q4-etron刹车踏板的总体阻尼反馈比较好(前提是动能回收不开自动) , 脚感线性,但制动力度相当不线性,整个刹车踏板前四分之三的制动力度都较?。?紧急制动下只有最末四分之一能释放较强的制动力,在乡间小路稍微激烈一些驾驶的时候这台车的刹车表现十分吓人,每次要转弯或者交车的时候都要踩到底才能有足够的制动力,完全打乱驾驶节奏,尽管已经是如此的离谱也比id4有进步了 , id4不仅制动力都在末端,而且整个刹车踏板阻尼也不够均匀,更加离谱 。q4-etron相比id4上增加的动能回收力度自动调节一定程度拯救了它糟糕的刹车感受 , 这套系统会根据前车是否有车和跟车距离自动设定动能回收的力度,在前方没车的情况下,动能回收会关闭,车辆处于滑行模式,此时即便松开电门,车速的下降也很慢;在前方有车的轻快下,松开电门,动能回收会自动调节力度 , 并且动力从正扭矩到负扭矩转换的过程相对比较顺滑,很大程度减少糟心的刹车踏板使用频率 。那如果前方没有车 , 但遇到红灯的情况下呢,它还配了个拨片,可以调节动能回收的力度,三档可调,不过这三档对应的动能回收力度跨度较大,需要驾驶者匹配不同速度下挡位的调节时机,不然容易造成乘客晕车 。通过动能回收自动或者手动的减速,车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只要补一脚刹车就行了,一定程度减少了刹车的使用,也算对整体驾驶性做出了贡献 。
「转向」
Q4-etron的转向总体给中上评,整体随角度增益的阻尼比较顺滑,唯独初段的阻尼相对偏沉和粘 , 在市区跟车的时候转向令人扫兴,除此之外转向在其他各种工况下表现都不错,跑起来之后,转向轻盈,随角度的阻尼分布很均匀,高速工况下,转向沉稳但不会有刻意的沉重,随角度的增益仍旧比较合适,转向整体而言很有高级感 。转弯时阻尼所匹配的车辆动态也恰到好处 , 这也给它日常驾驶带来了一些得心应手的操控感,但它不太适合激烈的开 , 这时候两吨多车重会带来明显的沉重感,车身动作相比转向会慢一拍,再加上它踩到底才能刹住的刹车,整个驾驶体验比较一般 。
「底盘」
先抛开价格不谈(也许不久之后会有大幅优惠),底盘表现在紧凑型豪华SUV的级别是可以给到中上评的,总体稳字当头,韧性不足 。先说稳字当头,奥迪出品的底盘 , 很多车型都有这样的特性,行驶安定感非常强,过滤掉了路面大部分的细碎震动的同时,仍会保留一些柔化过后的路感传递上来,厚重和较好的隔绝感的同时保留一些动感是对q4 etron底盘的第一印象,只要是跑在路况相对较好路面,仅有一些小接缝小起伏和类似桥头的小凸起的时候,底盘稳健得体的动作和从容的车身姿态都带给人极大的好感 , 直到跑在复杂一些的路况下,这份好感才开始打折扣 。一副高级的悬挂是吸收了冲击之后只传递到车内柔软或是柔韧的碰触感和轻微的车身晃动 , 而q4 etron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底盘的缺陷也开始暴露出来 。在上坎下坎的处理上,悬挂缺乏韧性 , 上坎动作如果车速较慢,凸起较缓和,悬挂还是有很不错的韧性,但如果车速较快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些路面高度差稍大的凸起,悬挂传递上来的冲击就比较明显了,表现更差是遇到破损下陷路面的时候,后悬的整体性较差,悬挂对震动吸收不充分 , 对车内的冲击和车身的摆动幅度也已经到了让人有些不适的程度,同时底盘的隔音一般,冲击感伴随着悬挂动作的声响进一步拉低了底盘的高级感 。在遇到高低落差较大的下桥路况下,车身会有快速的下坠感伴随着明显冲击传递到车内,这种糟糕的体验让我回想起开es6,当然离谱程度q4 etron要轻微许多了 。好在q4-etron处理震动整体的悬挂动作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悬挂几乎是一次压缩就处理完毕 , 车身也没有多余的来回晃动,车身动作控制的不错,悬挂缺乏韧性但动作干脆,路况良好时安定感很强 , 所以总体在紧凑型SUV领域还是给到了中上评 。
总结
Q4-etron从各个维度包括设计、内装、驾驶体验等体验来看,它不是id4的简单换壳,至少属于精装修的id4,从配置上看还是有奥迪自己的一些坚持,比如我体验的这款32.71w的创境版,没有车道保持、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HUD、矩阵式大灯,这些配置id4 25w多的版本就能给到(还能有3-4w的优惠),驾驶体验方面虽然全面优于id4,但在25-30w的价位,国产电动车太卷了,q4-etron上没有任何不可替代之处 。即便是常常提及的合资电动车续航扎实,我这几天体验下来,q4-etron在冬季气温5-10度范围内,续航在300-400公里这个范围,如果市区短途居多接近前者,如几十公里的快速路居多,那更接近后者,也仅符合当下主流水平 。综合来看,在23年初这个时间点,考虑到车标的前提下,q4-etron适合的价位应该在25w以下,等年末更多800V车型上市了,那它只能打骨折清仓了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咖加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年后即将上市的几款新车,其中不乏有一些爆款产品 。说实话,光是在我搜集的过程中,就已经十分激动,难掩内心喜悦之情 , 但一想到我还没摇到号...算了,咱们还是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来看看明年会有哪些新车亮相吧 。
奥迪A3(日内瓦车展亮相)
时隔六年之后,全新一代奥迪A3终于有了着落,据悉,新车将会在日内瓦车展中首次对外亮相 。从已掌握的信息来看,全新奥迪A3会采用一副面积更大的六边形进气格栅,车灯的造型狭长而犀利,三厢版本给人感觉更加紧致 。作为紧凑级的车型,A3给更多的年轻用户拥有一台豪华品牌的可能性,相比于A4L更偏重居家的特性,A3的定位也是偏重年轻人喜欢的运动风格 。如果预算充裕,S3才是最让人期待的 。
奥迪Q4?e-tron(日内瓦车展亮相)
在2019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Q4?e-tron概念车首次正式对外亮相,而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调整后,其量产版本有望于今年同时期发布 。据了解,新车将会采用双电机结构,分别布置于前后轴处 。与此同时 , 这套电机组合的最大功率为300马力,0-60英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3秒,续航里程为280英里(折合450公里) 。由此来看 , 奥迪Q4?e-tron将会成为未来特斯拉Model?Y的主要竞争对手,朋友们怎么看呢?
宝马4系(日内瓦车展亮相)
作为3系的轿跑版本,全新一代宝马4系在车辆机械结构上将会与G20代(现款)3系一致,但外观则设计上会更加激进 。不过,由于目前车辆仍未脱下伪装,我们也只能大致看到轮廓,至于新车具体长什么样子,让我们相约日内瓦车展,共同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PS:但愿不是两个更大的双肾格栅…
长安UNI-T(日内瓦车展亮相)
说实话,如果我将长安UNI-T的车标遮上,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台由国外某豪华品牌推出的概念车 。的确 , UNI-T的外形设计非常前卫,倒梯形的点阵式格栅搭配犀利而狭长的灯组仿佛将我带到了卡梅隆的科幻世界当中 。尾部双边双出的四排气筒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早已见怪不怪,而UNI-T却将其运用的很好,营造出了强烈的运动氛围 。据悉,新车的轴距为2710mm,并搭载1.5T与2.0T两款发动机 , 成为SUV产品序列里的一个独特的存在 。
全新高尔夫GTI(日内瓦车展亮相)
作为大众的图腾之一,第八代高尔夫在去年10月份正式亮相于德国沃尔夫斯堡 。而在今年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中,第八代高尔夫GTI车型也将与我们正式见面 。因为大众集团电气化的逐步推进,这代高尔夫很有可能成为绝唱,并在之后为ID.3所取代 , 所以这代GTI的意义也有些不同寻常 。新车除了犀利的运动套件以外 , 其所搭载的2.0T高功率发动机也将得到升级,最大功率有望达到287马力,扭矩峰值为370牛米 。或许有一天经典将成为历史,但其所留下的痕迹永远也不会褪色 。
路虎卫士(北京车展亮相)
作为路虎品牌的核心车型 , 全新一代卫士将于北京车展期间完成国内首秀 。对于新车的外观内饰,相信大家早已有所耳闻,所以我在这里想和你们重点聊一下它的价格 。在英国市场,全新卫士的售价为3.5-4.524万英版(折合人民币约为31.39-40.58万元),羡慕不羡慕?到了国内估计至少要翻番了 。作为很多忠实粉丝,可能对新车的结构颇有些微词,取消了原本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设计,改为承载式车身,这代卫士挑战传统之后可能更多的要挑战车迷心中的经典了 。
奔驰GLA(预计北京车展亮相)
目前,全新一代奔驰GLA已在海外亮相 。新车的外观相比于现款车型来说更偏向于一款SUV的传统设计,圆润的风格与之前的跨界设计有了明显的差异 。车宽与轴距分别增加了30mm,后排空间乘坐感受将会有小幅度的提升 。内饰方面,MBUX贯穿式大屏也将被引入 , 豪华感与科技感倍增 。动力部分,新车的海外版本将会搭载1.3T与2.0T两款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63和224马力,峰值扭矩则为250与350牛·米 。
来源网络,侵删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