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有道理吗?


说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 , 有依据可是没有道理,因为苏联只是想去分一杯羹,但却不是始作俑者,始作俑者还是德国 。
想当初二战的第1场战争就是在波兰打响的 , 德国对这场战争更是蓄谋已久 。由于希特勒想通过?用鲜血来化解矛盾?这一理念来平复国内的革命 。于是德国把目标放向了波兰 , 通过有预谋,有纪律的作战计划 , 德国实行了一次闪电攻击,使得波兰招架不住 。当时德国一路抢池掠地,最后仅剩波兰的首都还没有被攻陷,而德国在此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 , 为了减少兵力所带来的消耗,他们想要通过让波兰人自动投降的方法,打不流血的仗,可是波兰人拒绝了投降 。
【为什么有人说苏联是二战的发起国?有道理吗?】此时斯大林就坐不住了 , 波兰仅剩最后一座城池没有被攻下,如果最后一座城池也在德国的逼迫下投降了,那苏联连口汤都喝不到 。再加上在波兰刚刚成立之初,曾经为了边境问题和苏联大打出手,当时苏联为了解决自己的内部革命,无暇顾及和波兰的斗争,便草草地签订了《里约合约》,这个合约里面要求苏联在具有争议的土地上需对波兰做出让步,签订了合约之后,这一直成了斯大林里的心头刺儿,一直想要毁掉这份合约 。而此时天祝斯大林,趁着德国此次对波兰的进攻,斯大林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由向波兰出兵 。
德国向波兰首都发放投降书的第二天,斯大林就赶忙集结了军队向波兰进发,波兰由于腹背受敌仅仅一个多月就被攻破了 。也正是由于苏联在此时参了一脚,才有了苏联,也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这一说法,但我们深究苏联并不是和德国一样,想要引发世界战争,只是想要毁掉对自己国家不平等的条约,以及前去分一杯羹 。
根据对美国、德国、日本和前苏联各自崛起过程的成败分析,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的初步认识:
1.大国的和平崛起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基础 。
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实行市场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各种资源,全面提升综合国力 。
2.大国的和平崛起应避免与现存的霸权国家和国际体系发生正面对抗和冲突 。
既要防止卷入大规模战争而中断崛起的过程 , 也要防止展开大规模军备竞赛而引起国民经济资源的无限制消耗 。
即使不发生世界大战,争夺世界霸权的目标本身就是“非和平崛起” 。
3.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与主要邻国形成稳定的互利合作机制;而不是通过组成军事集团建立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
有了和平的周边环境,就可能把战争和战略摊牌的危险性降到最低限度 。
4.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 , 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性,防止国内的制度弊端成为国际冲突的根源 。
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推进经济的市场制度建设和政治的民主制度建设,对于确立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极为重要 。
5.大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 尤其应防止崛起过程引发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潮 。
提高国家的软力量,吸取世界的先进文化,都是改变国民素质的必要手段 。
6.大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很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 在世界范围内主要霸权国家的更替过程一般在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 。
因此 , 不能把20-30年的阶段性崛起等同于和平崛起道路的成功 。
7.后起的大国能否成功地和平崛起,也取决于它与现存霸权大国的关系 。
当霸权大国处于力量鼎盛时期,后起大国对它发起挑战或争霸是非常危险的 , 可能导致后起大国的崛起中断甚至完全失败 。
当霸权大国面临重大危机时,后起大国对它的支持是双方有利的 , 既帮助霸权大国渡过难关,又是后起大国获得自身崛起的最有利条件 。
当霸权大国进入衰落阶段,后起大国可能以自然的渐进的过程取而代之 。
这并不是完全排除后起大国与霸权大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当霸权大国的战略指向是摧毁后起大国的生存环境和核心利益时,后起大国的奋起抗争是完全必要的和正义的 。
这种抗争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崛起的战略机遇和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