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G37车主,G37使用感受如何?谢谢?


G37没用过 , Q5037用过,两者差别还是有,但不会特别大 。
动力感受是非常好的,强劲、线性,即使变速箱拖后腿的情况下驾驶感受还是非常好 。动力感受好的地方在于很跟脚,心里想60就60,想80就80,轻踩就到 , 如果不好理解,就理解成玩 游戏 不延时,是不是体验比有点延时的爽很多?
油耗很挑,依据不同路况与驾驶习惯差别非常大 。同样是我开,同样路段 , 温和驾驶11L油,暴力驾驶18L油 。高速很省油,大概7L , 但堵车路段就要16L,而均速能达到30的郊区路况大概12L 。
做过尝试,时速超过120时短距离紧急变线非常稳,就是突然猛打方向盘那种,表现非常好,稳定性超过宝马535Li 。曾经也想试试雷克萨斯ES300h,后来作罢,时速100时短距离猛打方向盘差点翻车,都没敢完成整个变线动作就放弃了 。
Q5037变线、过弯能力很强 , 加上动力又好,油耗只算略高一点,故障几乎没有,尤其是发动机,几乎用不坏,保养也很省事,离开4S店就不贵 。维修配件不便宜,但抬起底盘看看,大件粗壮得不得了,不容易坏,能坏的只有易损件 。从机械角度来看觉得挺完美的 。
但排量3.7L , 车船税比较贵,以前3000元 , 现在2400,这是上海的收费标准 , 各地有不同 。
本人QX80/Q50S/G25车主,G25跟G37除引擎参数不一样 , 其他底盘悬挂几何结构配置等都一样 。舒适度:悬挂软蛮舒服的,过弯侧向支撑不足高速率震很好不飘很稳 。NVH:市区OK , 高速噪音抑制一般,好在配备的BOSE音响效果出众某种程度上可抵消一部分胎噪风噪!动力响应:丝般顺滑只要你敢踩动力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来特别是后段!车子质量可靠保养也很省心 。
Q50S悬挂是软硬可调舒服起来跟G25/37有一拼 , 硬起来过弯侧向支撑很稳,动力输出感觉更像一台电动 汽车 平顺安静!点火启动时还挺浑厚的 , 同样市区代步很舒服惬意特别是前四后二刹车系统 , 特别有信心比G25-G37的制动力强太多了 。还有DAS线控转向系统轻重可调转向精准没有虚伪特别高速上开启ALC车道保持辅助功能路况良好的情况下配合定速巡航可以解放双手!前年高速上突遇暴雪,也让我体会到了英菲尼迪造成的用心良苦以及DAS转向系统的优越性,路面湿滑还有积雪,开启雪地模式后一台后驱车以时速100公里左右的速度稳步前行 , 不会因为路上积雪的干预导致抢方向车身扭来扭去,真的太赞了Q50S配备的零重力座椅比G37的舒服,长途驾驶屁股不会感到酸痛!糟心的地方就是失压续跑胎过些沟沟坎坎不把时速降到60以下不是鼓包就是胎壁裂开……还有补胎麻烦专业扒胎的汽修店少 。音响没有G25/37的好这点不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
QX80旗舰车型配置高,安全屏障各种辅助驾驶,无论哪方面都很棒一分钱一分货,高速NVH做的相当到位 , 车内可以轻松交谈不用提高音量,HBMC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底盘率震一流,转弯侧倾抑制很到位,转向虚伪很小说他精准也不为过开起来轻盈一点也不想台5米3长2米宽的大车!动力方面嘛只要你敢踩!缺点就是停车有些地库停车下不去挑车库和泊车位!
很多诟病说什么变速箱拖后腿的那些人,个人觉得这些不是道听途说就是以讹传讹的键盘车神!或者第一次买车的小白!都是鸡蛋里挑骨头!我就很纳闷这些喷子,要是觉得变速箱反应慢为什么不用拨片呢?直接手动介入不是更好为什么非要在那傻等硬钢呢?!
还有就是油耗Q50S也是VQ37HR引擎,目前1万4千多里程油耗9.6/暴力点11.2/堵车13/升左右高速7.2/-7.4/升左右 。G25市区9.2/-9.4/升高速8.2/升!QX80市区13.5/-13.6/高速13/升死活降不下来了……堵车就恐怖了15-16升也是有滴 。
本人fx35车主 330多匹马力 跟37差不太多 这37是35的升级版 这款机器非常暴躁 我两吨多的车就能跑出6s出头的成绩 目前开了6年近18万公里 质量非常好,除了易损件没修过车
英菲尼迪G37外号大奇瑞 , 3.7L351马力V6 7挡手自一体 。
闷骚低调,动力和舒适结合得还不错,现在二手的价格适中, 但是感觉变速箱反应迟钝,降档太慢 。避震太软没有调节模式 , 中控屏幕分辨率低可玩性不高 。轮胎225和17寸轮毂太小刹车有点软 。
动力妥妥的没问题,只要你敢踩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自吸车平顺后劲太足了 。买G37如果你不舍的踩油门感受高转自吸的感觉,还不如买个普通C级轿车,舒适度油耗空间都比G37强的多了 。
要玩大排量自吸的话G37我感觉现在二手的真的性价比挺高的,但是保有量少带来的是维修价格贵,配件难找,保险价格贵,3.7排量意味着车船使用税,交强险价格贵 。但是你买到的V6高转引擎,5秒多的加速,舒服的座椅,相对较大的空间是别的车子给不了的 。
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我的g37开了6年了,连个螺丝都没坏过 。这车除了保值不行没啥缺点 。如果现在买一辆二手的花个十几万块钱还是很值得玩的 。
经典的vq37vhr,动力足 , 质量稳定 。变速箱7速杰克特,换挡逻辑差一点,但耐用 。底盘前双叉,后多连杆,底子很好适合改装 , 当然费用不低 。总体车子动力个舒适性比较均衡,质量很好 , 小毛病都很少,零百6秒左右 , 一般路上比它快的也不多,比较牛逼的是100-200的提速,还能有十足的推背感 。至于有些人说保险维修贵,我想说10年前能花50多万买这车的不会去算计这些钱,并且配件价格不是太离谱也不难找,主要是易损件 。
我有c200l和g37,开了g37你就不会再想开20t的车了 , 不过油耗高了点,其它的乐趣在于改装
【请问G37车主,G37使用感受如何?谢谢?】 油耗特别高,车船税太贵,年检尾气不好过 , 维修保养太贵,提取可以,后排空间太?。?品牌效应太低
挺好,期待改造的效果
日系车高速行驶发飘,德系车更稳,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作为一个汽车媒体,教授开过不少车,写过不少文章 , 也看过不少别人的文章 。有不少车型在文章中都会获得很高的评价,但是在生活中并没有太多人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教授的一番观察和思考,教授发现,其实很多汽车媒体在试驾的时候,只会评价汽车本身,而汽车作为一件大件商品,它的使用体验固然很重要 。但是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消费场景并不一样,同一款车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体验 , 以下就是几个经典的案例 。
全时对称四驱系统、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两项斯巴鲁的独门技术让斯巴鲁拥有独特的驾驶感受 , 让它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卖出了豪华品牌的价格 。
斯巴鲁的全时对称四驱系统和水平对置发动机有利于车辆获得低重心 , 左右两侧重量平衡的特性 , 使得操控更加沉稳,在冰雪砂石等低附着力路面上表现尤佳,这就是斯巴鲁曾在WRC上无往不利的原因 。
而且作为一款B级家用车,斯巴鲁力狮的乘坐空间不?。淙皇墙? ,斯巴鲁力狮全系2.5L的价格在20.48到24.78万元之间,再算上一些终端优惠,力狮的价格更是在合理的范围区间里 。
但是斯巴鲁力狮在国内不温不火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经销商和售后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在车主之家上面显示,斯巴鲁的全国经销商有253家,而像本田、大众、丰田等品牌,他们全国经销商都在1000家以上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一个二三线城市 , 你身边可能只有一家斯巴鲁4S店 , 如果它倒闭了,那你很可能就要去跨市保养维修了 。
再说维修这方面 , 斯巴鲁是一个完全进口的品牌,在国内完全没有生产基地 , 这意味着它的零部件都需要进口,而斯巴鲁在国内的保有量不大 , 所以零部件的流通量也不大 。像雷克萨斯、MINI等品牌都是全进口的,但是它们在国内有兄弟品牌,并且大家同平台生产,很多零部件共用 。即便坏了,仓库也没有零部件备着,也能去“陈田”找到丰田或者宝马的用 。但是,斯巴鲁万一坏了,零部件也没有备着,要么等几个月,要么碰运气刚好找到 。
修起来方便并不一定代表好,它可能十分烧荷包 。大家购车之前多数会关注这款车的质量问题,而很少关注零整比 , 也就是零部件/整车价格之比 。零整比反映的是这台车的维修费用,零整比越高,修起来越贵,反之 , 零整比越低,修起来更便宜 。
根据最近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 , 英菲尼迪Q50L这款车的零整比高达587.03% , 这意味着用5.87台英菲尼迪Q50L的钱才能修好一台英菲尼迪Q50L 。
在网上看到不少案例 , 英菲尼迪Q50L的车头轻轻一碰,换了大灯、保险杠、中网,小两万没了 。撞得再深一点,二十万没了 。
或许你会说,幸好有保险 。当然 , 保险是会赔偿的,不过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在2015年的保险费改时,保险公司会根据车辆的零整比来调整费率,同价位的车型,零整比高的车型,保费会贵数百甚至上千 。而保险在上一次出险后,保费还会更贵一些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安全性极高的驾驶者 , 那么英菲尼迪Q50L只会让你多掏几千上万 , 但如果你的安全性极差的驾驶者,那么英菲尼迪Q50L的保险费用也够你喝上一壶的 。
如果大家读汽车类评测比较多,你会发现汽车媒体一般都会给予运动型轿车极高的评价 , 但是购买者寥寥无几 。刚开始,我们认为是运动轿车空间狭?。?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占领市场 。后来他们经过加长,销量依然不见长 。有些原本运动型的轿车加长的同时把避震调软了,变得更加舒适 , 偏家用化,这类轿车不是今天所要讨论的对象 。
为什么汽车媒体会给予运动型轿车高度评价呢?因为汽车媒体大部分是北上广和成都重庆一带 。以我个人为例 , 我一般在广州和东莞内行驶,一个一线城市,一个二线城市,道路基本都是沥青路 。开一台运动型轿车和一台家用车,其舒适度区别不大,尤其是大家都跑不快的情况下 。而在需要变线的情况下,运动型轿车灵敏的转向让人直呼过瘾 。所以,大家给出一个高评价也不足为奇 。
但是一旦跑出城市,运动型轿车给人的体验就非常难受了 。上周从深圳龙岗去东莞虎门,路上有一段水泥高速路,我驾驶着一台MINI,那清晰的路感让我的五脏六腑都能感受到路面的起伏 。
像CT4这类型的运动型轿车虽然开着确实爽快,但是中国很大一部分消费群体生活在三四线城市,道路的铺设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完善 。开一台运动型轿车上路那就是受罪,但是开一台底盘更软 , 舒适性更好的家用车,那就是真香了 。
在我入行前,我也看了不少运动型轿车的车评文章 。这类文章非常具有煽动性,让人读后大呼过瘾 。不过,真正的运动轿车其实是不舒适的,买之前一定要做好费腰的准备 。
汽车毕竟是一件大件消费品 , 在选车阶段,大家会更多地关注产品力这一部分 。不过,真的到了要购车的阶段,希望大家要多了解这款车型的售后 , 保养,维修以及它真正适用的范围在哪,这样购车就能少走弯路,在后期使用少些糟心事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日系车高速行驶发飘,德系车更稳,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说日系车高速行驶发飘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日系车都会发飘,随便拿出一款主打性能的日系车 , 底盘稳定程度绝不次于德系(含欧系),而且比欧系车的操控更有灵性;丰田执行tnga架构标准后,发动机重心大幅度下降,操控性能得倒了很大的提升,日系车过去发飘、有它们的造车理念在里边 , 并不是日系车企没能力打造操控好的车子,只不过在进行取舍后、走上了另一个方向!
想让车子跑高速不飘、操控好,底盘就必须更低、发动机尽可能靠后布置、悬挂尽可能的更硬一些、转向虚位尽可能的?。灰龅秸馑牡?nbsp;, 无论什么车系、底盘都稳、操控性能也都好);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系的Q50 , 采用纵置后驱,发动机纵置、布置在前轴后方(发动机布置在两轴间,都属于中置 , 细分还可以分成前中置、后中置),底盘超低、避震的支撑足够、转向虚位小(可调零虚位),所以它跑高速就很稳、上到220Km依然牢牢地压在路上,所以日系车企有打造高速车型的能力,雷车IS同样稳,只不过是对于那些性能车而言!
主销后倾角小的车方向盘更灵敏 , 稍微动一下方向盘车头立马有反应,这种车日常开起来很舒服,变道超车非常灵敏,信心很足 。
而主销后倾角大的车方向盘灵敏度更低,行驶中左右轻轻打方向车头并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这种设定给驾驶者的感受就是转向初段比较模糊 , 特别是在路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轻易不敢变道超车,因为你总觉得无法精准控制方向 。
但是跑高速时这种设定非常舒服,特别稳,就算你较大幅度修正方向盘,车头也不会有大幅度偏转,结果就是你更容易保持直线行驶 。
所以我觉得一辆车飘不飘和车重这些因素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悬挂设定的因素在起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