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习俗 夏至的习俗和寓意


夏至的习俗 夏至的习俗和寓意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甜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夏至的习俗和寓意,夏至的习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夏至有祭神祀祖和食用“夏至”食品的习俗 。
2、具体习俗如下:祭神祀祖:夏至时值农作物收 , 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
3、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
4、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
5、”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 , 又祈求获得“秋报” 。
6、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
7、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
8、《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
9、”“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 , 防生痱子 。
10、2、“夏至”食品:“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
11、《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
12、”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
13、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
14、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15、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 ,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
16、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
17、“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
18、”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 。
19、“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 , 斗柄从正东偏北(艮位)开始,经南、西、北转一圈,为一周期 , 谓之一“岁” 。
20、斗指午,为夏至 。
【夏至的习俗 夏至的习俗和寓意】21、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 , 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 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 。
22、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 。
23、对此 , 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 。
24、需注意的是 , 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
25、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
26、夏季阳气盛于外 。
27、夏至过后,阳极阴生 , 阴气居于内,所以 , 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
28、《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
29、”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 , 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
30、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 , 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