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风雷诺的倒下


“有时间多去东风雷诺4S店转转吧 , 因为它马上就要成为历史了……”
这是今年以来 , 我听到过最悲情的一句话 。
尽管车市仍处在低位,但大多数车企都在卧薪尝胆,等待着市场的回暖和行情的好转,但这里面,从此不再包括东风雷诺 。
2020年4月14日12时,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鉴于国内汽车市场下滑及东风雷诺的经营状况,股东双方拟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经与法国RENAULT?S.A.协商,双方已达成对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雷诺")进行重组的初步意向:雷诺汽车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汽车,东风雷诺将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 。
这意味着,东风雷诺成为今年第一家轰然倒下的合资车企 。
01.
绝望的东风雷诺
合资7年以来,东风雷诺并没有取得过什么太耀眼的好成绩 。官方数据显示 , 雷诺2019年的全球销量为3753723台,同比下降了3.4%;在销量最鼎盛的2017年,东风雷诺也仅为7.2万辆,而2019年,东风雷诺在华的累计销量却仅为18607辆,同比下滑了63% , 这个数据意味着东风雷诺是法系车中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品牌 。
事实是近几年,在华发展的法系车,都经历了“绝望”的境地 。以2019年为例 , 神龙汽车2019年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了55% 。虽然法系车经历了共同的时运不济 , 但是还没有像雷诺这样切断前路的,但当我们整理东风雷诺这一路的发展就会发现,它都到今天 , 并不冤枉 。
从车型上看,东风雷诺的产品线非常短,并且没有一款能够支撑起整体销量的车型 。坦白讲,“无论是科雷嘉还是科雷傲,说直白点都属于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的系列,定位十分尴尬 。”
以科雷傲为例 , 定位于主流的紧凑型SUV区间,再加上雷诺的运动基因,按理说应该有不错的销量了 。但是 , 17.98-26.98万元的售价不占优势 , 上有途观、昂科威、奇骏、CR-V、途岳、探岳等实力派合资SUV,和他们相比,科雷傲不占优势;而再往下看,以哈弗H6、博越、传祺GS4、荣威RX5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SUV在价格上有优势 , 科雷傲也占不到便宜 。甚至以韩系品牌车型智跑、ix35为例,低价格和高品质也让科雷傲成了第四甚至第五选择 。
与此同时,东风雷诺的新品投放速度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截至目前,东风雷诺的产品加在一起也就4-5款 , 这与眼下汽车市场的产品更新速度,显然不在一起水平线上 。但产品问题反映出的其实是外在,归根结底 , 是“人”的问题 。
02.
东风雷诺“倒下”?天灾还是人祸?
不同于东风与PSA的长期稳定关系,事实上,在东风雷诺合作之初,双方因水土不服,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法方和中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早就为这段关系埋下了祸根 。
据悉,在双方合作之初,在产品定价上就产生了矛盾 。中方认为,东风雷诺的第一辆车定价不能太高,以利润换取市场占有率,但法方坚决不同意价格上的妥协,认为雷诺的魅力不仅于此,而中方在价格上进行了3个多月的争取未果,所以,东风雷诺一直处于曲高和寡的位置 。
【论东风雷诺的倒下】另外一点则是 , 在这段关系中,中方的权限很低 。据了解,在科雷傲上市之后 , 相关部门很快就收到了来自消费者的反馈 , 新车出现了车窗关闭异响、车机异响、车身异响等问题,在经过分析之后,法方指责中方对于图纸进行更改,并坚持自己的产品在法国的工艺没有问题,也没有必要在中国进行修改 , 但事实上,国产化的设备和工艺,与法国总会存在微小的差异 。但中方对于产品的任何细微的更改,都没有权限 。换句话说,更加了解中国的东风并不能对国产化的车型有更多的干预,这就造成了东风雷诺在国产之后,依然国土不服 。
另外,在零部件的使用上,东风雷诺仍然存在问题 。事实上 , 与逍客同平台的科雷傲,在国内的供应商处可以享受更加有优势的价格 。但法方为了保持自己的利润,不少零件仍然坚持进口,而进口的零部件与国产之间总会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客户保养成本高 , 等待周期长等问题,这让在售前就没有优势可言的东风雷诺,在售后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同时 , 在双方的岗位设置中 , 法方要求在关键职位任命自己的人员,但相关人员并不十分了解中国市?。?不仅造成了沟通的不顺畅 , 在决策方面也十分不到位 , 这也使得东风雷诺错失了发展时机 。
除了合作方的问题之外,在管理方面,东风雷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其在人事调整方面的动作频繁 。东风雷诺曾经在营销方面颇有经验和建树的人才,均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东风雷诺,这是其的一大损失 。
2016年5月,东风雷诺营销总部长熊毅离任,陈曦接任总部长一职 。2016年11月,东风雷诺执行副总裁胡信东离职 。2017年,东风雷诺市场部部长瞿刚离职 。2018年10月,原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兼业务发展部部长洪浩,接替陈曦担任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一职 。
2019年4月1日,东风雷诺聘任曾在奥迪中国任职的葛树文,担任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和雷诺集团中国区战略协同副总裁,谋求扭转中国市场持续下滑的业绩 。而到7月7日,东风雷诺又宣布,东风雷诺此前的董事长、常务副总裁翁运忠将正式卸任 , 由魏文清正式接替 。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 , 东风雷诺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人祸”的因素更大一些 。但这些对于当下的东风雷诺来说 , 已经不重要的,眼下最重要的是 , 遗留下的问题 。
员工怎么办?
按照双方的协议,东风雷诺将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而这也意味着现有员工将面临下岗 。
东风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其一为了解决相关遗漏问题 , 会留用部分人员,其二根据新的业务发展规划,也将留用部分人员 , 其三 , 员工也可选择协商解约 。而除去已经离职的洪浩外,东风雷诺总裁葛树文、常务副总裁魏文清两人下一步的去留,也同样值得关注 。
经销商怎么办?
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还有112家东风雷诺专营店和13家维修服务站 。
从行业内的常规做法看,这批经销商要么进入东风体系内,要么协商解约转投其他品牌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即将发布未来三年战略规划,所以主要城市的东风雷诺经销商,将采取观望的态度 。
车主怎么办?
虽然在雷诺的声明中强调,会通过雷诺经销商网络以及联盟的协同,持续为现有的国内30万客户提供高品质售后服务,但车主们依旧有着自己的担忧 。比如进口雷诺购买时自带的15次官方免费保养还能否履行?对于一些二线城市来说,保养的问题如何解决?从目前看来,这些都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
关于雷诺的未来
东风汽车与雷诺的合作终止,并不意味着雷诺在中国业务的终止,事实上,雷诺在中国还有另外三家合资公司:易捷特、江铃新能源、华晨雷诺金杯 。其中前两者将肩负雷诺电动车业务在中国的开展,后者肩负开拓轻型商用车市场 。
也就是说 , 雷诺将暂时撤出乘用车领域 。
写在最后:
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第一个倒下的合资品牌是东风雷诺,但仔细想想,这又是情理之中 。当产品缺乏竞争力 , 同时又没有足够强大的造血能力时,这一天的到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
而东风雷诺倒下的意义绝不仅在于倒下,更为那些只为各自利益博弈的合作方敲醒了警钟:自古以来,唯有双赢,才有未来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一个不可小视的原因“积碳”,积碳会造成汽油燃烧不充分 , 使发动机会出现抖动、异响的问题 。发动机积碳对汽车的影响是蛮大的,首先是降低引擎功率,也就是使动力输出不均匀且逐渐衰减,换句话说就是越来越没力 。二是增大油耗,加重你的经济负担 。三是冷启动困难,也就是打火困难,不容易着车,最后是燃烧室积碳严重的还会引起气缸爆震,低转速加速有响声 , 对活塞及曲轴造成损害,从而严重影响汽车安全 。再就是排放超标,不仅通不过年审检测,还直接加重污染环境的危害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节气门出现了故障 。以上两个问题都会引起发动机抖动,转速不稳(百度德国玛蒂,专业技师为您排忧解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