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 , 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 , 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
2、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
活动准备:音乐,脸谱图片,操作材料等 。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
(今天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告诉我听到了什么?)提问:你听到什么?你感觉这段音乐和我们之前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
二、欣赏脸谱 , 了解京剧脸谱中的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 。
1、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代表的意义 。
出示歌曲中的5种脸谱 。简单介绍人物及颜色代表意义 。
(老师把京剧里的几位人物请到了大2班教室 , 我们来看看都有谁?)总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黑、白等,颜色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聪明还是愚蠢,红色、黑色代表有正义感,黄色表示有智慧,白色代表坏人、奸诈,蓝色代表勇敢刚强 。
2、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其实脸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提问:小朋友,认真看看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一样)总结:左右两边一样呢,叫做对称 。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 所以左边和右边的轮廓和颜色都是一样的 。
三、幼儿操作出示两幅勾好线的脸谱 , 请幼儿给他们化妆 。
四、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我的目标一是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开始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 大部分幼儿是认识了京剧脸谱 , 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个性的关系 。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彩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兴趣 。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 ,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观察的时间减少了,导致后来有很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 。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2教案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设计意图: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 , 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 , 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 , 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 。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 , 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
二、活动准备: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 ,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3)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 。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 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从目标来看,目标一中的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在活动中只体现了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脸谱,色彩鲜艳和夸张在活动中基本没有体现 。目标二制定的比较宽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活动分为2个活动时间,第一个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 。第二个活动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 。从过程上来看,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体现的不够,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 , 带动孩子大胆想象 , 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操作材料过于简单 , 难度不大 , 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如果给一张空白脸谱让幼儿自己创作更符合现阶段的孩子的能力 。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孩子是实施教育行为的依据 。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 。2.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语言能给孩子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
改进后的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 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
根据这3点目标 , 我将活动目标改为:
1.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 。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ppt 。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
在活动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动,首先本节活动增加了难度,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 。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更清晰明了 。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
(1)师:“今天 , 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 , 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 。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 , 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 , 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 。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
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 , 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 , 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 。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 。(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 , 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 ,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 。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 。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 , 简单又有趣 。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
(五)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共乐 。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改进评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丽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活动却是教育实践的冷门 。如何在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中切实体现新《纲要》精神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从教材分析 , 京剧脸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样式很多 ,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我们的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 让孩子初步接触到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 , 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 。第二个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
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
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的孩子对脸谱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了,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
本次活动我是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 , 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音像片段,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 。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
在美术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手段,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 。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 , 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走近了幼儿 。它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结合,帮助幼儿打开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发挥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更容易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 , 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了幼儿表现 美,创造美的情趣 。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地经验 。
一、课件激发欣赏兴趣,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 , 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 。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京剧脸谱》 , 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 。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 , 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
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 。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 。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 。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 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 。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 。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 。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 。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 , 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 。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 , 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 。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 , 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 , 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 。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 。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3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京剧脸谱激发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兴趣,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
2、通过欣赏使幼儿感受京剧脸谱中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成的图案美 。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与京剧俩耨有关的艺术角供幼儿欣赏 。
2、“京剧脸谱”课件,京剧VCD片段 。
3、笔、油彩、镜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唱段 。
1、请幼儿欣赏一段VCD京剧唱段,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问:唱戏的人脸上都画了什么?
3、小结:这是一段京剧 , 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是国剧 。许多京剧演员脸上都画有不同的油彩 , 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
二、幼儿观看课件“京剧脸谱” 。
1、教师分别出示不同的京剧剧照 , 让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颜色?说一说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 。
2、红脸——威武、忠诚;紫脸——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脸——公正,包公;白脸——狡猾、阴险 。
3、仔细观察脸谱,讨论:由哪些颜色画成?图案是怎样的?(对称、夸张、对比强烈)
三、为自己画京剧脸谱 。
1、说一说画脸谱时该从哪里先开始?
2、教师介绍油彩和笔的用法 。
3、幼儿只有给自己画脸谱 。
四、表演京剧 。
幼儿拿一些道具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把活动推向高潮 。
活动反思:
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其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4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
2.欣赏了解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范例
3.京剧音乐磁带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 , 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
活动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 , 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 , 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 , 脸部的化妆好吗?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 。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 ,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三、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 , 了解其特点 。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 。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 , 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 。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
4.观察额头上有特殊图案的脸谱:额头的图案也表示一个人物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洁,办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征 。
四、幼儿创作 , 老师巡回指导 。
1、师: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 , 好吗?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五、将画好的脸谱剪下后表演京剧给家长看 。
大班刮画:家乡的夜景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5活动目标:
1.鼓励孩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京剧脸谱 , 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表示 。
2.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
活动准备:
黑色卡纸油画棒音乐《戏说脸谱》视频ppt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京戏?(看过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唱戏的人跟我们平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穿上了戏服、他们脸上化满了妆)
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的脸上的 , 京剧是我国特有的艺术 , 是中国的国粹 。
二、欣赏ppt
京剧人物脸上的脸谱都很特别 , 我们一起欣赏吧!
PPT1.
提:
(1)这张脸谱你看到了什么?(一只大蝴蝶)我们先看蝴蝶的身体在什么地方?
两边的翅膀在什么地方?它用……打扮了……?
(2)我们再看看它的颜色 , 什么颜色最多?还有什么颜色?
小结:涂颜色也很重要,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它们两边的颜色是对称的,莲藕非常夸张但是很漂亮 。
ppt2.师:京剧里有各种各样的脸谱,瞧!这张脸谱你看到的最多的颜色是什么?接下来我们看都有哪些线条?
三、师范画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也想设计一张脸谱,我想……
四、幼儿作画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6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 , 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
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3)幼儿交流后,教师总结: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 , 并能均匀地涂色,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 , 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 , 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 。活动中由老师的领导带动孩子大胆想象孩子的自主性学习积极性高,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 , 发现,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对于色彩和对称掌握不够.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了解孩子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 。
2、教师的正确引导孩子操作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 , 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 , 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7活动目标
1.培养对京剧故事人物的兴趣 , 了解京剧脸谱与人物特征的关系 。
2.尝试夸张地运用颜色与图案的对称,装饰面部特征 。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活动准备
1.开展讲讲京剧小故事的活动,例如:武松打虎、哪咤闹海、包青天、关公舞大刀等 。
2.结合故事介绍京剧人物的脸谱 。
3.制作脸谱用的椭圆形纸,黑色油画棒(或蜡笔),红、绿、蓝、紫色水粉色 。
活动过程
(一)辨认、谈论
1.教师逐一出示脸谱,由幼儿共同说出他们的姓名,并轮流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该人物的故事名称 。
2.谈论有关故事情节:我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二)欣赏、尝试
1.教师介绍:脸谱在京剧中称为净角,通常又称作大花脸 。是通过脸部的化妆告诉人们:这个角色是做什么事情的,是好人还是坏人 。例如:红脸表示勇敢,黑脸表示正直,白脸表示奸诈等 。
2.讨论:大花脸的脸上并没有花朵,为什么称做花脸呢?(因为脸上有各种花纹,这些花纹左面和右面是对称的,变成各种图案 , 还涂上和皮肤颜色不同的油彩)
3.京剧脸谱的化装在世界上非常有名,每一次演出演员们都要想办法化装得特别漂亮 , 这就要看化装师的本领 。
4.师生共同尝试为包公化装——先用黑色油画棒勾出花纹,对照脸谱想象修改,最后选择水粉色涂抹脸部 。
(三)操作尝试
1.每个角色都可以有不同的化妆方法,请幼儿各选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化装 。
2.注意边对照,边修改,边操作 。
3.认真画出人物的代表性图案 。由教师协助在画面上写出剧目名称 。
(四)观赏、交流
1.按人物姓名进行归类陈列,欣赏同一角色的不同化装方法 。
2.相互谈论、询问和介绍有关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
活动反思
1、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图片法,通过欣赏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京剧艺术魅力 , 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 。
2、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 , 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 。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 ,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8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
3、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老师 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 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 , 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 , 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 。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 。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 ,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ㄍü渭郎土称祝┍咝郎捅咛嵛剩?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 , 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 。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 。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 , 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 , 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 。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 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幼儿作品 。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 , 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 , 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 。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9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
2、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活动准备:
音乐,脸谱图片,操作材料等 。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
(今天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告诉我听到了什么?)提问:你听到什么?你感觉这段音乐和我们之前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对这就是京剧 , 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
二、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的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 。
1、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代表的意义 。
出示歌曲中的5种脸谱 。简单介绍人物及颜色代表意义 。
(老师把京剧里的几位人物请到了大2班教室,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总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黑、白等,颜色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 , 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聪明还是愚蠢,红色、黑色代表有正义感,黄色表示有智慧,白色代表坏人、奸诈,蓝色代表勇敢刚强 。
2、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其实脸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提问:小朋友,认真看看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一样)
总结:左右两边一样呢,叫做对称 。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所以左边和右边的轮廓和颜色都是一样的 。
三、幼儿操作出示两幅勾好线的脸谱,请幼儿给他们化妆 。
四、展示幼儿作品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0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 , 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
3、在对京剧的感受中 , 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 。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
活动准备:
1、塑封好的脸谱十七个(人数的一半) 。
2、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蜡笔 。橡皮筋、钉书机 。
3、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我是一个中国人”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
2、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为什么称为国粹呢?
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 。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
二、脸谱课件欣赏:
过渡: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 。这个是我们上次的手工“脸谱”,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脸谱是各种各样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在京剧音乐中欣赏各种京剧脸谱 。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颜色、图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
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 。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 。
三、游戏:找朋友
1、游戏:下面脸谱要和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
2、分享: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 , 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
四、联想创作
1、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2、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 。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
3、师提示: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请幼儿观察后再示范) 。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
4、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 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
六、延伸活动:
幼儿戴上面具,听京剧《中国人》,大胆表演,感受做为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反思: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能力,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 , 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 , 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1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 。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展幼儿的传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结合现阶段的主题——祖国真伟大,我以中国传统文化——京剧作为切入点,以脸谱作为欣赏对象,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大胆的表现脸谱特征 。
3、通过和父母共同合作制作脸谱的过程,增强与父母的交流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
活动准备:对京剧、脸谱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制作脸谱硬板纸(各种硬包装纸)、绘画笔、各种欣赏脸谱、剪刀、橡皮圈
 活动过程:
1、欣赏脸谱 。
你喜欢哪张脸谱,为什么?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鼻子、嘴巴、眉毛)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快面,五官有了变化)
2、联想创作 。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
指导:(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设计一张什么样的脸 。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的不一样 。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 , 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
3、观察制作工具 , 开始制作 。
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 , 适当的指导孩子制作,应避免包办代替,让孩子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及动手空间 。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引导孩子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
4、玩脸谱,体验劳动成果的乐趣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2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戏剧中的京剧脸谱,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掌握基本的线条勾画法 。
学画京剧脸谱,知道脸谱的对称性
准备:教师范例、幼儿绘画用品
流程:欣赏讲解——教师示范——幼儿作画——小结
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电视里面唱京剧吗?京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呢?知
它的来历吗?(小朋友讨论,发言)教师归纳:京剧是我国北京地区的一个传统戏剧,
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 有很多的表演艺术家,最有特色的京剧的服装,还有脸谱,脸谱能
够表现各种不同角色的任务,如白鼻子代表坏人,红脸代表好人等 。你们想不想画这些
京剧脸谱人物呢?
二、教师演示,幼儿学习绘画
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我已经准备好的他们的脸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 , 看老师怎么画,你们等一会儿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 。勾线条前一定要想好 , 勾时一下子画成 。教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法 。
三、布置作业,幼儿活动
要求幼儿选择一个脸谱进行作画,按照老师教的画法勾线 , 要求线条流畅 , 作画大胆,同伴之间不干扰,安静的进行活动 。
四、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脸型布局合理,左右对称,个别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 , 不将记号笔画到桌上,看范例作画 。
五、讲评小结 , 结束活动
请画的比较好的幼儿讲述他(她)的作画经验 , 方法 , 画的是哪一个脸谱,幼儿评价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3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 。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 , 充满了神秘感 。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 , 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 。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欣赏作品中感受京剧脸谱色彩的鲜艳、图案的对称和造型的夸张 。
2、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
3、萌发对我国传统工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京剧,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
2.(物质准备):音乐《戏说脸谱》、脸谱PPT、无颜色脸谱若干、颜料 。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引出脸谱 。
1、师:小朋友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
2、幼儿唱歌结束以后 , 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刚刚唱的是什么吗?(京剧)
3、教师小结:对啦!就是京剧 。京剧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很多人都喜欢京剧 , 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还因为可以欣赏到美丽独特的脸谱 。
4、刚刚小朋友唱的歌词中就有说到蓝脸、红脸、花脸、黑脸,这些脸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幼儿初步欣赏脸谱的特点 。
出示京剧脸谱与人脸图片,幼儿交流讨论,感知脸谱在色彩、五官造型、图案上的特点 。
教师提问:脸谱与普通人脸对比,颜色有什么不同?(颜色更丰富)除了脸谱的颜色更多以外,五官有什么变化吗?(五官夸张)脸谱比人脸还多了什么?(花纹图案)
三、介绍京剧脸谱 。
为什么脸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呢?小朋友猜猜为什么?(好看、显眼)小朋友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其实答案都藏在图片里 , 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
1、观察脸谱丰富颜色 。
2、观察脸谱夸张造型 。
3、观察脸谱图案对称 。
四、幼儿自由创作脸谱
1、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适合自己的脸谱吧 。(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设计一张符合自己性格的脸谱?。?
2、小朋友在设计时要注意像我们欣赏的脸谱那样颜色要丰富,五官要夸张,左右图案要对称 。
五、欣赏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听创作者说出自己制作的脸谱用色和造型特点 , 以及作品的含义 。)
六、戴面具表演幼儿戴面具边表演《戏说脸谱》边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
活动反思:
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 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4教学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 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
3、认识并欣赏了京剧脸谱,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 。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碟片 。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
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
(1)师:"今天 , 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看看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 。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 。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 , 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 , 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什么? 把你觉得有趣、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怎么画的呢?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 。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按老师画面上的脸谱画出一样的纹样 。(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
(五)活动延伸 。
把幼儿设计的京剧脸谱都放到主题墙里,让幼儿可以欣赏到更多同伴的作品 。
小百科;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15在活动前 , 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 , 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 , 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 , 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 , 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京剧艺术的魅力,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
二、活动准备: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兴趣 。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3)幼儿交流后 。
教师总结:这是一段京剧唱段 , 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 , 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教师与幼儿观察脸谱,讨论: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现:京剧脸谱由许多鲜艳的颜色组成 , 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醒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涂色均匀、对称 。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幅图,说说原因 。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 , 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掌握夸张、色彩鲜艳、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欣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欣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 。活动中由老师的领导带动孩子大胆想象孩子的自主性学习积极性高,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现 , 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对于色彩和对称掌握不够、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了解孩子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需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特性 。
2、教师的正确引导孩子操作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
3、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 , 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必备的 。
【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