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饮食习惯
1.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胙等各种味美可口的菜肴 。大理等中心地区的白族人民,还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姜、葱、醋、辣椒,以宴请客人 。
2.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待客,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炖肉;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干腌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 。
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 。此外,每客一包槟椰,丰盛又不奢侈 。
3.白族就餐很讲礼仪,进餐时长辈要上坐,晚辈依次在两旁或对面落坐,晚辈要随时为长辈添菜加汤 。
4.白族人民喜好饮茶 。一般饮用烤茶时,用一陶制小茶罐将茶叶烤黄,冲以沸水,顿时热气翻腾,芳香四溢 。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 , 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 , 令人回味不止 。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 。”
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 , 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乳扇等,第三道茶中加入几粒花椒或桂皮 , 别具一番风味 。
扩展资料
白族服饰
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 , 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 , 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 , 它就是:风花雪月 。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
妇女头饰更是异彩纷呈:大理一带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着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 。
凤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地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子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布上绣白族人民喜欢的图案 。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 , 格外美观 。
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 。城镇居民多穿汉族服装 , 青年人爱着时装 。
寿鞋:云南省洱源县的凤羽坝子里,白族姑娘、媳妇 , 从小就有学做寿鞋的习俗 。不会做寿鞋的妇女,常被人们笑为无能 。
寿鞋 , 用大红色的绸缎或布料制成 。鞋头拼有寿字图案,图案下用蓝色的丝线绣着一枝素雅的针叶松;鞋帮后跟是对称直角三角形图案;鞋底的三层底 。穿寿鞋标志着人已进入高年 , 福禄双全 。才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寿日开始穿第一双寿鞋 。
参考资料:
-白族
【白族的饮食习惯】白族饮食习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推荐阅读
- 华擎的主板怎么样 华擎的主板容易翻车吗
- 经期能吃大黄和蜂蜜吗
- 有一个三个雷组成的字,怎么念?
- 福建水泥的公司产品
- 安顺市最仙工艺品经营部名字 带有安顺市意思的店名
- 车身反光标识的使用寿命有多长?
- 19款宝马X5经典的全新大灯组与双肾式水箱怎么样
- 农资服务部起名叫啥好 关于发财的店名起什么
- 凯迪拉克ct5什么时候上市的凯迪拉克ct5什么时候上市的
- 健身器材公司起名大全集中 最典雅的公司名字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