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起源 龙的起源和历史


龙的起源 龙的起源和历史

文章插图
大家好,萱萱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龙的起源和历史,龙的起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的龙比较简单、笨拙、粗犷 , 从史书上的记载和考古中的发现都证实,那时的龙大部分呈圆曲状,头尾相接 。
2、大眼、巨头 , 没有明显的角和四肢 。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手工艺有了一定发展,工艺美术也出现了兴旺的局面 , 这一时期的龙从造型上已经向写实方向发展 , 内容也相对丰富,有龙凤与人的组合,双龙图的组合等等 。
4、另外还有一些龙纹,用云纹去衬托.更显得神秘 。
5、战国时期的龙身体呈长曲状,有两爪、长尾、耳,龙角已开始出现分支 。
6、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龙从造型上变化是比较大的,出现形式有蛇形、兽形等 。
7、兽形龙是继承了战国时期的龙形,而蛇身龙是从西汉时期开始出现的,并且赋予它崇高的政治地位 , 把龙作为皇帝权力和仁德的象征 。
8、西汉时期的龙和现在的龙基本是一致的,它聚集了其他动物如蛇、虎、鱼等各自特点,先分离 , 再重新组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头大、眼巨、牙齿锋利、蛇身、鱼鳞、张口,且开始有肘毛、有双翼 , 可以飞腾 。
9、身体造型已经具备了艺术美感,其体态生动、气势威猛、豪迈 。
10、隋唐时期唐朝时期的龙,不仅追求造型完美,而且强调龙的生动传神 。
11、《画龙点睛》这一典故就来自唐朝 。
12、相传,南梁画家张僧繇画了四条龙 , 为其中两条点了眼睛后,它们竟破壁而出 , 腾云飞去,这也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的龙是非常有神韵的 。
13、这一时期,鱼化龙的图案也颇多,如“鎏金鱼化龙纹盘”,“鲤鱼跳龙门” 。
14、隋唐时期的龙角已近似于鹿角:位置处于眼睛部位.毛发向后披散.爪三趾 , 有背鳍,有双翼,腿部丰满,多以腾飞的龙为题材 。
15、后唐时期出现了团龙 。
16、这种图案后来多在刺绣工艺上应用 。
17、宋元时期龙的形象在宋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宋代画龙专家,陈容以大手笔绘画的《云龙图》,双目威严,长角、须、眉,有肘毛,均为针刺形 。
18、爪为鹰爪 , 身为蛇身,整条龙显得气势磅礴,苍劲有力 。
19、而元代后期的龙则颈细、唇长,在细节上更为具体 。
20、龙角、耳、眼、须发更为完美,整体造型清新秀美,加之流云,海水、波涛与之组合 , 把龙体现得更加活灵活现、神秘莫测 。
21、宋元时期的龙还以多种变形出现,如“站龙”,其头似马 , 其颈似龙,其尾似凤 。
22、还有“双翅龙” 。
23、还有龙头、鱼身、鱼尾的“鱼龙”等 。
24、同时龙和凤组合在一起的吉祥图案也开始盛行,这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25、明清时期明朝时期,统治阶级把龙视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宫廷之中对龙的运用已近似于饱和 。
26、在继承宋元时期清秀典丽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
27、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 图,是明清两代表现龙的代表作 。
28、画“龙壁”或制作“龙壁”,是明朝时期常作的一个题材,常见的有“二龙壁”、“五龙壁”等,“九龙壁”是龙壁制作之顶峰 。
29、有山西大同的“九龙壁”,故宫黄极殿前的“九龙壁”,山西平遥太子寺的“九龙壁”,而北京北海的“九龙壁”是我国所有龙壁制作的精品 , 是驰名中外的艺术杰作 。
30、明代的龙嘴巴多合拢,并拉长,而且上颌长 , 下颌短,颈细,胸粗 。
31、清代龙体自然舒展 , 长度与头部比例基本为8:1,龙鳞均匀、有规则,尾鳍增大 。
32、到此 , 龙的形象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朴素到华丽,由粗犷到精美 , 由简到繁的演变过程,形成了龙现在基本固定的形象 。
33、它的每一个部位有着不同的含义,龙的前额饱满、宽阔 , 象征着聪明智慧,长长的鹿角象征着社稷长存,虎豹眼睛象征着威严、庄重,鹰爪象征着勇猛、顽强,牛鼻象征富贵,鱼尾象征着灵活 , 腿上的火焰象征着辟邪,獠牙象征着神圣不可侵犯,从而使龙的形象具体、鲜活、完美、丰盈:展现出幸福、吉祥的祈福,因此也成为权利、富贵及中华民族的象征 。
34、清朝时期,“兽形龙”已不再出现,而多以蛇身出现 , 头部的毛发一般向后、向上飘,上嘴唇突出,下嘴唇有山羊胡 , 背鳍排列细密,四肢有三爪或四爪,也有五爪的 , 并有火焰披毛 。
35、从商周到明清的龙可归纳为:商周的龙粗犷,抽象;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秀丽洒脱;秦汉时期的龙雄健豪放;隋唐时期的龙健壮、圆润;宋元时期的龙成熟稳健;明清时期的龙繁复华丽 。
【龙的起源 龙的起源和历史】本文今天分享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