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作为开创新青海建设的新篇章 ——省委组织部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五 )

  问:请问在“用”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要求?

  答: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把担当作为者用起来,敢于担当就会蔚然成风。《指导意见》鲜明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强调要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把政治标准作为“硬杠杠”,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大力选拔在反分裂反渗透、维护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的干部。突出实干实践实效标准,大力选拔注重谋长远打基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干部,在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触及矛盾、迎难而上的干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偏远地区默默奉献、不计得失、埋头苦干的干部,切实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受重用。

  选人用人的导向鲜明了,关键是按照这一导向把干部考准考实。《指导意见》从落实干部日常考察制度、加强任前考察、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在干部日常考察方面,要求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通过工作调研、平时考核、任期考核、无任用推荐考察、民主生活会、专项了解等方式,综合运用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述责述纪述廉等结果,对干部日常表现情况进行动态性、经常性考察了解。在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方面,要求通过具体行为特征、具体事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把在关键时刻态度暧昧、立场摇摆的“两面人”“墙头草”,重显绩轻潜绩、重眼前轻长远,搞“花拳绣腿”、形象工程,作风漂浮、萎靡不振、消极懈怠、拈轻怕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精准鉴别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