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娃娃抓起 筑牢宪法意识( 二 )


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教育系统要将全面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全省教育系统正在开展的“四爱三有”教育结合起来,特别是围绕最新的宪法修正案,集中开展读宪法原文活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引导广大师生准确领会把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弄清楚、搞明白。要把宪法学习教育与党史国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辉煌成就、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提高运用宪法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在“三进”工作上下功夫。要积极推进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课程主渠道、课堂主阵地作用,强化课程育人。注重建立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宪法学习体系,将宪法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并通过课堂观摩、教学竞赛、教学研究等活动,不断丰富宪法教育资源,推动法治教学改革创新,积极践行宪法教育。通过征集优秀宪法教育课件、“学宪法、讲宪法”比赛和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将宪法教育有机融入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中,引导广大师生准确领会把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宪法教育。在开学第一课、毕业仪式、成人仪式中设置专门宪法教育环节。要注重实践,在研学实践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增加宪法教育内容,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中专门开辟宪法主题区、宪法馆,增强宪法体验。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宪法教育格局,发挥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生家长法治课堂的关键性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