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工匠”靳永红( 六 )

青海皮影雕刻有“选皮、制皮、铲皮、磨光、落样、打凿子、雕刻、磨平、上色、脱水、定联”等大小24道工序。通常选用农历五六月新宰杀的黄牛、驴、马等皮,先泡水10-15天后,再经过铲毛、阴干等烦琐程序,切成2-3平方尺的小块,待九成干时磨光、压展就可以雕刻了。雕刻作品品种繁多,神佛鬼怪,山石树木,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车马桌椅应有尽有,手法属“推皮角虫刀法”,即刀子不动动皮子,为阴阳刻结合的手法。

皮影人物造型属于民间美术范畴,其脸谱与服饰造型,或生动幽默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浪漫,加之流畅的雕刻工艺,艳丽的着色,往往通体剔透,令人赏心悦目。皮影人物设计,一般有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之分,影人大多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上臂、下臂和两手等连接组成。对于发型、头饰、巾、帽和服装均按人物行当身份来设计,两脚靴底要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表演时动静分明。

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从画、描、绘、刻等一系列制作环节中,靳永红开始揣摩皮影雕刻的精髓。多年的刻苦学习,使他逐步掌握了传统工艺中的选皮、制皮、绘图、过图、镂刻、上色、焙烤定型和连接合成等技艺,皮影雕刻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