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新郑县抗日政府”的由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 , 具有革命传统的新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 1945年春 , 八路军皮定均、徐子荣部密禹新独立团在团长沈甸之率领下开赴风后岭地区 , 建立抗日根据地 , 成立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 , 下辖两个区 , 县长宋登贤 , 政委王实虚 , 武装大队长马明辰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人民政权建立后 , 发动群众 , 建立武装 , 开展减租减息和倒地运动 , 攻辛店 , 打太清 , 伏击消灭日寇 , 摧毁日伪政权 , 同时 , 在南山酸枣林成立了新郑县二区抗日民主政府 。 这之后 , 更为广泛的武装革命轰轰烈烈展开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除此之外 , 我党还组织了联庄会、南山口青年抗日救国会 , 成立了巩县抗日工作站 , 建立了河南(嵩山)人民抗日义勇军 ,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其中 , 汜水、荥阳等抗日县政府 , 就是带着巩县抗日工作站这支队伍去完成的 。

驮窑阻击战

历经风雨初长成 , 红色力量开新天 。 据当地群众讲 , “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之后 , 已是秋后蚂蚱的日军 , 频频向红色政权发动袭击 , 但都被我革命队伍击退 。 其中 , 最著名的战役当属驮窑阻击战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1945年7月 , 日本侵略军出动步兵40多人、伪军100多人 , 带着机关枪和小炮 , 从新郑县城出发 , 进犯风后岭抗日根据地 。 为了粉碎日伪军的进攻 , 驻扎在新郑县的沈甸之部队赶到驮窑一带高地阻击敌人 。 日伪军从北面和东面包抄进攻 , 命令小钢炮手炮击八路军 。 早有准备的沈甸之带领一个大队的战士迂回到敌人背后发动攻击 , 同时 , 其他三个大队从南面、西面一起向敌人开火 。 日伪军多面受到打击 , 节节败退 。 我八路军乘胜追击 , 成功击退日伪军对我根据地的进攻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驮窑阻击战是“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 , 境内一次比较大的对日伪军作战 , 这次战斗不仅打退了三倍于我军的日伪力量 , 还极大鼓舞了八路军和当地群众与日伪军斗争到底的信心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迎来阶段性胜利后 , “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始倾力于地方发展 , 召开新郑县知名绅士会议 , 宣传党的抗日民主政策 , 教育乡绅热爱祖国和人民 , 不做日本人的汉奸 。 同时 , 严处暗通日伪的卖国者 。 开展倒地运动 , 使土地重新回到了农民手中 。 这一系列的政策 , 为日后群众开展生产打下了基础 。

红色记忆——“新郑县抗日政府”和“驮窑阻击战”

-----------------------

时光荏苒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 新郑人民 , 永远热爱党 , 热爱社会主义 , 热爱自己的家乡 。 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里 , 新郑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 , 为建设一个辉煌的新郑而奋斗;新郑人民也永远铭记党恩 , 大力拥军优属 , 扩建烈士陵园、开展爱党爱国教育 , 让鲜红的旗帜 , 在郑韩大地和所有新郑人民的心中 , 高高飘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