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电商兴农报告:拼多多等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

《报告》指出 , 作为农货上行的最大平台之一 , 拼多多的“拼农货”模式 , 采用创新的“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 , 成功为中国分散的农产品整合出一条直达5.36亿用户的快速通道 。 经由这条通道 , 吐鲁番哈密瓜48小时就能从田间直达消费者手中 , 价格比批发市场还便宜;一度滞销的河南中牟大蒜 , 打包卖到了北京 , 价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 。 借助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 , 拼多多将全国贫困县的农田 , 和城市的写字楼、小区连在一起 , 成功建立起了一套可持续扶贫助农机制 。

农村地区在2017年网络零售额就已突破1万亿元 , 但近年来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却仅有2000亿元左右 , “农产品网络进城难”成为新难题 。 商务部研究院1月7日发布的《2019中国电商兴农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 , 传统电商平台带动的工业品下行一直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传统模式 , 农村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 。

近年来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新电商平台的出现 , 在“农货上行”领域也出现了新的探索 。 《报告》指出 , 在中国农货上行体系中 , 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低成本对接 ,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有效助力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

《报告》认为 , 随着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 传统电商平台的工业品下行模式 , 将渐渐更替为新电商平台的数字化农货上行模式 , 并提出 , 农村电商的发展将继续释放农村生产要素 , 推动农民增收 , 创造乡村就业机会 , 促进人才回流 , 以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助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实现电商兴农、乡村振兴 。

农村电商发展快 , 但农产品网络进城难

据商务部相关统计数据 , 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约为28.4万亿元 , 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 。

农村电商也在2014至2016年间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 , 农村网络零售额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均大幅增长 。 截至2018年 , 中国农村电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 农村网络零售额接近1.37万亿元 。

商务部发布电商兴农报告:拼多多等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

△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乡 , 农户冒着小雨 , 把雪莲果种苗栽种下去 , 小孩在地头玩泥巴 。 拼多多正在当地探索“以建档立卡户为主体 , 田间地头直连消费者 , 让农户和消费者同时获益”的“新农商”机制 。 穆功 摄

在农村电商高速发展同时 , 《报告》同时指出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却明显低于农村网络零售额 。 据统计 , 农村网络零售额于2017年就已突破1万亿元 , 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在2000亿元水平上下波动 , 且两组数据之间差距逐年扩大 。

《报告》认为 , 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完成了培养居民网上消费习惯的第一阶段 , 在这一阶段 , 全网农产品销售额稳定在1000亿左右 , 但出于各种原因 , 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瓶颈 。 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 , 90%的淘宝村分布在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省份 。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 , 由于传统电商平台大数据应用不到位、交易品种、数量、价格和地区分布等产销信息大数据没有及时传导到农村生产端 , 或缺乏数据分析、生产指导、采购咨询等功能 , 农产品上行模式一直存在着产销对接不畅 , 功能不够完善的桎梏 。

除此之外 , 农村和农业的互联网基础相对薄弱 , 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农产品网络进城难 。

《报告》数据显示 , 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8.4%(城镇地区为74.6%) , 且仍有5%的贫困村没有通网 。 而另一方面 ,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缺乏 , 物流网络效率不高、电商人才短缺、农业产品缺乏标准体系和产业规模等因素 , 也都造成了中国农产品网络上行难的问题 。

新电商农货上行成为兴农新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