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见证西安农村“首开淡水养鱼”,

_原题为 见证西安农村“首开淡水养鱼”
臧其恕口述 赵小乐整理
1950年我从江苏来到西安 , 在一个南方人看来 , 西安人大多不会吃鱼 , 偶尔吃回鱼还闹出过笑话 。 记得有一次我在灞桥区政府机关灶上吃饭 , 看到一位原籍渭北旱塬的同志自作聪明地把馒头掰开 , 将炸带鱼像粉蒸肉一样夹进去 , 接着大口开嚼 。 我一开始觉得这人厉害 , 没想到 , 饭后他跑到我们办公室哭诉 , 说自己被鱼刺卡了嗓子 , 我见状赶紧帮忙处理……
【鱼苗:见证西安农村“首开淡水养鱼”,】1958年 , 我在当时的长乐区浐河以西红光人民公社工作 , 当时社里想搞点副业 , 便有人提出在西安农村“首开淡水养鱼” 。 说干就干 , 社里调动了几百名社员 , 只用3天时间 , 凭手挖肩挑就在史家湾大队的浐河边挖了个近2亩、深约2米的大坑 , 放好水后 , 水深有1米多 。 养鱼塘一挖好 , 公社立即派人开上汽车 , 远赴湖北省拉回鱼苗、倒进鱼塘 。 鱼苗入水时天还没黑 , 我一看 , 这些小鱼儿有一两寸长 , 黑乎乎的 , 都游得挺欢 。 公社、区上的领导知道后也来观摩 ,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 , 想象年底鱼能长多大 。
可高兴劲还没过 , 第二天一早 , 大家去鱼塘一瞧 , 全都傻了眼:水面上竟漂了一层死鱼苗 。 同车请回来的养鱼师傅也说不准这是啥原因 , 领导以为有敌人搞破坏 , 直接去市公安局报案 。 可查了一整 , 那天晚上水坑边有民兵守着 , 没发现有人破坏 。 鱼苗的突然暴毙让大家一筹莫展 , 有人连着两天都吃不下饭 。 几番勘察、讨论后 , 社里终于发现了原因:原来是投入鱼苗太多 , 水体缺氧导致的 。 为了改善水质 , 有人从护城河里捞回很多水草 , 仍进水塘 。 成效立竿见影 , 鱼苗暴毙现象很快便得到了遏制 。
红光人民公社“首开淡水养鱼” ,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 , 加之缺乏经验 , 导致损失惨重 , 那池鱼最后养大的并不多 。 不过社里并没有因此放弃养鱼事业 , 社员们总结教训 , 第二年再接再厉 , 最终收获颇丰 。 眼见鱼塘喜获丰收 , 公社和区上领导这才松了一口气 , 他们召集别的大队、公社也来学习 。 不久后 , 西安的浐河、灞河、渭河边都修起了不少养鱼池 , 养鱼成了西安农村一项增收的好副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