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海口4大创新机制激发“江东速度”

一手抓防疫 , 一手抓招商 。 近日 , 海口江东新区开启“云招商”模式 , 电话和视频商务会谈频频进行 , 3天就有200多名客商洽谈合作事宜 。
为推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 打造自贸港新标杆 , 江东新区针对同步建设的41个项目需求 , 创新建立了项目专员、“红黄绿”灯预警、进度快报、统筹督办等4大管理制度 , 为新区内各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 打造“江东速度” 。
□本报采访人员曹马志通讯员曹柳
防疫不松懈招商加速度
自从全球投资服务热线公布、网上招商程序启动后 , 江东新区“云招商”迎来新的热潮 。 “江东新区两部全球投资服务热线公布 , 原本计划咨询时间是每天8:30-11:30 , 14:30-17:00 , 但是谁也没想到 , 从早上7点多到晚上10点多 , 两部热线电话一直响不停 。 ”海口江东开发办自贸推进(投资促进)科负责人介绍 。
此次面向全球招商的六大组团包括:滨海生态总部聚集中心、大空港组团、国际综合服务组团、国际文化交往组团、离岸创新创业组团、国际高教科研组团 。 为了早日促成投资 , 部分客商甚至主动来到江东开发办 , 直接找工作人员咨询洽谈投资事宜 。 “每天至少有七八批 , 3个会见室根本不够用 , 我们只好把办公室当成会见室 。 ”该负责人称 , 还有客商已经提前跟他们预约下一周上门洽谈业务的时间 。
开春以来良好的招商局面 , 得益于江东新区积极创新的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方法 。 为了方便客商咨询洽谈投资事宜 , 江东新区开启了“云招商”模式 , 除开通全球投资服务热线外 , 还开通多种网络招商渠道 , 方便客商通过不见面的方式洽谈投资事宜 。 这种举措让江东新区的招商工作获得巨大突破 , 不仅未在疫情防控期间按下“暂停键” , 反而客商如云 。
与此同时 , 江东新区还建立专人跟踪服务“一站式”招商服务体系 , 并通过与省经发局、海口市投促局合作 , 以多种方式加大服务力度 , 坚定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 。 为方便客商更多地了解江东新区 , 未来该区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 利用5G网络建立云平台 , 让投资客户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时了解江东新区各项目建设情况 。
四大创新机制推动项目建设
为了加速项目建设进度 , 海口江东新区建立4大创新机制 , 在抓好防疫同时 , 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 激发“江东速度” 。
——建立项目专员制度 。 目前江东新区对已开工的41个项目及拟开工的45个项目 , 全部责任到人 , 每个项目都有专人(项目联络员)负责对接服务 , 特别是对于社会投资项目 , 江东新区安排每位专员负责跟进5-7个项目 , 每位项目专员一周有一半时间在项目工地 , 其余时间帮助对接相关部门 , 每天跟踪项目最新进展情况 , 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 。
——建立项目进度快报制度 。 通过项目专员、责任单位、属地责任人等多方渠道 , 梳理项目实施情况 , 核实进度是否符合进度安排 , 是否存在专员难以解决的问题 , 形成每日动态、每周进度表 , 实行动态管理 , 帮助协调解决项目的实际困难 。
——建立项目建设“红黄绿”灯预警制度 。 建设进度正常推进显示为“绿色”;进度略低于目标节点或预计不能按时落实的项目显示为“黄色预警” , 连续两次“黄色预警”项目转为“红色预警”;项目建设出现重大问题 , 推进情况严重滞后且无正当理由的显示为“红色预警” , 当日上报市主管领导 。
——建立项目协调督办制度 。 建立部门横向联动、纵向推动的项目协调督办机制 , 针对专员、周报或预警机制发现的问题 , 及时组织各相关单位召开现场协调会 , 不理清问题、责任不离开现场;现场确实无法解决的事项 , 通过市政府督办系统 , 联合督查室发督办专函等方式协调督办、追责问责;对于重大问题 , 拟定市政府专题会议方案 , 加快协调解决 。
对于拟开工项目存在的审批时间不确定、部门配合度不高等问题 , 江东新区加大前期工作磨合、督办 , 组建项目前期调研专班 , 创新服务方式 , 督促各职能部门简化程序 , 容缺机制 , 承诺制审批 , 简化审批流程、加大贴心服务力度 , 让项目尽量不留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