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个“乙肝妈妈”的两次生育( 三 )


「我瞒不住了 。 当着他家人的面 , 医生拿着我的结果说 , 你这个单子明显不是现在感染的 。 」
丈夫一家知道后 , 脸色全变了 。 原本进出都会陪同的婆婆 , 此后再也没过问顾夏的身体 。
医生建议她进行「母婴阻断」 , 这是顾夏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
「当时是找北京一个三甲医院的主任看的 , 因为没有在医院建档 , 又是外地的 , 医生不接收 , 也不给治 , 就给了一个建议 , 『怀孕 7、8、9 三个月连续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 」医生告诉顾夏 , 「阻断率大概在 98% 」 。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张庆英有着 30 年临床经验 , 在她的回忆里 , 「携带乙肝病毒的妈妈在妊娠晚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一度被极力宣传 。 但「近年来较多临床研究未证明它能提高母婴阻断率」 , 「它根本就不能起到阻断作用 , 对病毒也没有抑制 , 对小孩根本没有任何产生保护性的作用 。 后来就不用了 。 」
后来发生的一切 , 也印证了上述说法 。 但对当时的顾夏而言 , 这是一根救命稻草 , 承载着 50% 的机会 。 「只要孩子健康 , 我对他们一家总算也有个说法了 , 婚姻也能保住 。 」
她回到安徽 , 恳求县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生 , 给自己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几个月后 , 孩子出生在一家民营医院 。 医护人员对待顾夏 , 完全没有「这是一位患有慢性乙肝的产妇」这样的意识 , 依然按常规操作 。
顾夏的儿子出生 , 不到 12 小时就接种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 前者在 2005 年已被纳入了国家一类疫苗 , 全部免费接种 , 所有新生儿都必须接种 。 而如果母亲携带乙肝病毒 , 孩子还必须加一剂乙肝免疫球蛋白 。
从孩子出生到被确认是否感染 , 中间隔了十个月 。 每一天顾夏都生活在挣扎中 , 「我整个人就是个矛盾体 , 我希望探索这个病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 但又害怕 , 不想知道 。 我觉得 , 如果我没有被检查出来 , 我的人生就是另一种样子 , 不会是现在这么凄惨 , 」
「我自然希望他是健康的 , 我遭过的罪不希望他再尝一遍 。 我害怕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得乙肝 , 但是我又要对他负责 。 」
医院的检查结果击碎了她所有的期待 , 儿子是「小三阳」 。 (注:母婴之间阻断的成功率 , 主要与新生儿疫苗注射的及时性和孕妇病毒载量有关系 , 疫苗 + 免疫球蛋白的阻断率为 96% 左右 。 )
孩子刚出生时 , 婆婆就禁止顾夏与儿子的亲近 , 不许哺乳 , 碗筷分开 。 顾夏抱着儿子逗弄一会儿 , 婆婆上前把孩子抱走 。 「她所有的行为都在说 , 『你有病 , 你离孩子远一点 , 离我们远一点』」 。
儿子的检查结果出来后 , 「行为」成了「语言」 。
「她总喊 , 『你害了我们一家三代』 。 」
丈夫找顾夏谈话:「你有病 , 孩子也有病 , 我给孩子治病要一大笔钱 , 万一哪天你也需要这么一大笔钱 , 我们是夫妻 , 从道义上说 , 我应该给你治 , 但我承受不起 。 」
「当时我就明白了 , 如果我们不是夫妻 , 你就可以不用管我了 。 」
谈话过后 , 顾夏的婚姻也就结束了 。
「我解释过 , 医生说这是一个死火山 , 只需要通过药物把它压下去就好 , 你怎么知道我肯定需要一大笔钱治病?但人家不信 , 觉得你这是狡辩 。 」
母婴传播风险带来的焦虑 , 几乎围绕着每个「乙肝准妈妈」 。 一个四川妈妈下周将带孩子去检查 , 她很久都没睡好觉 , 「万一检查出来不好 , 我没办法跟老公和婆婆交待 。 」
诸如此类的负疚感和焦虑在张庆英的门诊里弥漫 。 「宝宝十个月生活在妈妈肚子里 , 」也因此 , 人们对女性的态度更为严苛一些 。 同样是携带乙肝病毒 , 在生育方面 , 相比女性 , 男性展现出来的困扰轻了很多 。
阻断
八年前 , 张庆英遇到一个肝硬化怀孕 26 周的孕妇 , 她的乙肝病毒来自于母亲 。 「按照我们当时的能力 , 这个孕妇继续怀孕下去 , 是冒生命危险 。 但这个妈妈很坚持 , 她说『我命不要了也要这个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