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怎么建?干货来了

12月30日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开始向社会公示 。 “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 调整优化用地结构 , 严格控制建设总量”“老城不能再拆 , 坚持‘保’字当头”……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要怎样建?一起来看!

1.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范围

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行政区 , 总面积92.5平方公里 。

2.东、西城区作为一个功能区开展规划编制

东城区和西城区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类似 , 为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 促进功能优化提升 , 将两个城区作为一个功能区统一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 一个功能区可以由多个行政区组成 。

3.三大战略定位

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

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 ,

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

4.规划有何特点?

一是突出中央政务功能保障 。

二是突出民生改善 。

三是突出老城整体保护 。

四是突出空间魅力塑造 。

五是突出非首都功能疏解 。

六是突出街区保护更新 。

5.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

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

——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

——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

——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

——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

——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

6.调整优化用地结构 , 严格控制建设总量

调整优化用地结构:

适度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比重 。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比重由现状11.1%提高到12.2% 。

大幅提高公共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 , 公共空间面积占比由现状34.4%提高到38.9% 。

严格控制建设总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