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无人支持李渊,只能成为“太上皇”,李亚鹤:玄武门之变时
_原题为 李亚鹤:玄武门之变时 , 为什么无人支持李渊 , 只能成为“太上皇”
李亚鹤:据《栾城集·卷五十》中记载:“唐高祖起太原 , 其谋发于太宗 , 诸子不与也 。 及克长安 , 诛锄群盗 , 天下为一 , 其功亦出于太宗 。 盖天心之所副予 , 人心之所归向 , 其在太宗者审矣 。 至立太子 , 高祖以长立建成 , 建成当之不辞 。 于是兄弟疑间 , 卒至大乱 。 夫建成不足言也 , 其咎在高祖 。 ”
唐高祖李渊 , 一直被称为是“历史上最被低估和忽视的帝王之一” 。 因为他的姨父是隋高祖杨坚;表弟是隋炀帝皇帝杨广;儿子是唐太宗李世民 。
而这三位皇帝身上都有着超乎常人的功绩: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乱世 , 一统中原;隋炀帝开创大运河、确立科举制;唐太宗李世开创贞观之治、文治武功可堪一绝 。
夹在这几位帝王之间的李渊就被大大看轻了 , 再加上李渊两个儿子的宫门流血政变 , 使得李渊更显得“无能” 。 那么为何身为皇帝的李渊控制不了玄武门之变的局面 , 又为何之后没人来支持李渊呢?
玄武之变 , 兄弟残杀
事实上 , 李渊清楚的知道皇太子李建成与次子秦王李世民之间明争暗斗 , 但是他却是一再纵容 , 意图让二人之间互相制衡 , 所以并未加以控制 。 可同时 , 秦王李世民的拥护者众多 , 皇太子的威严被挑战得彻彻底底的 , 最终导致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激化 。
于是 , 李世民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 他发动政变 , 也就是所谓的玄武门之变 。 在这次政变中 ,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被李世民所杀 。 随后李世民的军队控制了长安 , 并声称二人系作乱被伏 。
在群臣的支持和拥戴下 , 李渊被迫将军国大事交由李世民处理 , 并且于三天后 , 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 在三个月后将帝位传给了李世民 。 李渊自己则是退位为太上皇 , 于贞观三年 , 移居弘义宫 。
那么朝臣究竟对于李渊和李世民是个什么态度呢?事实上 , 朝中的大部分臣子还是忠于李渊的 , 对于李建成这位皇太子也并没有反对之意 。
但秦王李世民的功劳却是不可忽视的 , 故而臣子们虽有自觉站队的 ,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持着观望的态度 , 不选择得罪一方 , 不愿意在皇子的争夺中使得自己深陷政治漩涡 。
既是如此 , 在当时的朝廷中 , 李世民也并未得到所有朝臣在明面上的支持 , 那么为何在李世民公然发动政变后 , 却无一人反对 , 又无一人支持李渊呢?
为何无人站出来支持李渊?
事实上 , 李渊因为诛杀刘文静而早就失去了大臣们的信任 。
刘文静是大唐初期的大将 , 在大唐的建立过程中 , 立下了许多的功劳 。 在建国之后 , 李渊更是赏赐给了刘文静两块免死金牌 , 可见李渊不是不知道刘文静的功劳有多大 。
但是不久之后 , 因为刘文静被人诬告谋反 , 李渊便诛杀了刘文静 , 即便刘文静有免死金牌 , 却依然被李渊给诛杀了 。 这在当时无疑是在大臣们的心里留了一颗定时炸弹 , 一个不顾功臣、不顾承诺的君主如何能够被信任呢?
因此在李世民通过政变掌握了大唐的政治中心之后 , 臣子们自然明智的选择了顺从 , 若是真为了李渊去反抗李世民 , 即便成功了 , 最后也难以在李渊手上善终 。
再来说一说彼时朝中的势力如何
唐朝初期 , 三大势力集团鼎立 , 分别是关陇勋贵、关东豪杰和江南士族 。
其中的关陇勋贵是北魏西魏时期就形成的一个军事贵族 , 并先后创立西魏、北魏、周、隋朝 , 乃至唐朝 , 可谓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军事集团 。
当时李渊从3万人起兵 , 到占据关中河东 , 前后不过只用了4个月 , 再到他正式称帝 , 更是不到一年 。 这在中国历代的王朝中可谓是极快的 , 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渊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 也是关陇集团的新代理人 。
推荐阅读
- 《开端》更新连占十条热搜,王萌萌为什么下车,你真的看懂了吗?
- 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 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四: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 王一博早年活动无人识,现在粉丝看到牌子上的6个字,肠子都悔青
- 调解、相亲、恋爱指导……为什么情感类视频这么让人上头?
- 属于多代人的青春回忆节目快乐大本营,为什么会停播了?
- 为什么是白敬亭演《开端》?看完这档综艺你就知道了
- 闪光的乐队:《小白马》赢了可以理解,《下一个》为什么会输?
- 非诚勿扰女生带猫脸面具相亲无人选,离场时露真容,现场沸腾了
- 2021好声音学员:亚军已成焦点,为啥冠军去央视跨年却无人问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