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汉丹阳郡建置时间暨郡治宛陵略考(下),

_原题为 汉丹阳郡建置时间暨郡治宛陵略考(下)
陆再奇
第637期
汉丹阳郡, 史书常作“丹扬郡”“丹杨郡” 。 秦始皇统一中国 , 实行郡县制时 , 丹阳郡属地隶属于会稽郡 。 秦末 , 分会稽郡西部置鄣郡。 《汉书》卷28《地理志上》“丹扬郡”条:丹扬郡 , 故鄣郡 。
【『太守』汉丹阳郡建置时间暨郡治宛陵略考(下),】五、三国孙吴时期的丹阳郡
丹阳郡自元封二年(前109)移治宛陵 , 至晋武帝太康二年(281)移治建业 , 分丹阳郡南部11县治宣城郡 , 前后390年 。 其中:西汉元封二年至东汉兴平二年(195)204年间 , 除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分故鄣县置原乡、安吉两县外 , 基本没有变化 。 兴平二年(195)至太康元年(280) , 丹阳郡为孙吴割据 , 情况复杂多变:一是治所多变迁 , 二是析分他郡 , 三是辖县增多 , 但疆域在不断减缩 。
『太守』汉丹阳郡建置时间暨郡治宛陵略考(下),
文章图片

兴平二年 , 三国孙吴奠基者孙策南渡长江 , 协助其舅丹阳太守吴景赶走扬州刺史刘繇 , 讨平吴郡乌程严白虎等地方屯聚势力 , 自领会稽太守 , 以吴景为丹阳太守 。 据此两郡为根据地 , 相继攻占吴郡、豫章、庐陵、庐江四郡 , 开创孙吴国 。
孙吴立国 , 丹阳郡境内的土著居民——山越 , 是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 陈寿《三国志》卷六十《吴志?贺全吕周钟离传》曰:“山越好为叛乱 , 难安易动 , 是以孙权不遑外御 , 卑词魏氏 。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曰:“腹心未平 , 难以图远 。 ”孙吴在征讨山越的编户齐民过程中 , 直接影响了孙吴政区的设置 。 谭其骧老先生云:“迨孙氏立国江东 , 三吴为根本所系 , 经营辟划 , 不遗余力 , 而新县林立矣 。 ”
『太守』汉丹阳郡建置时间暨郡治宛陵略考(下),
文章图片

兴平二年 , 孙策率部渡过长江 , 击退扬州刺史刘繇后 , 即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山越 , 分故鄣置广德县 , 分溧阳置永平县 。 孙权即位后 , 建安十三年(208) , 令威武中郎将贺齐平定丹阳郡南部歙县山越贼帅金奇万户和毛甘万户 , 黝县山越贼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 , 分歙县置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四县 , 连同歙县、黝县两县在内 , 另立新都郡 , 以贺齐为太守 , 立府于始新 , 以都尉行太守事 。 因“不坐城邑无以镇抚(山越)” , 分宛陵县南部置宁国县和怀安县 , 分泾县南部置安吴县 。
建安二十四年(219) , 孙权为取荆州 , 西征蜀将关羽 , 拜吕范为丹阳太守 , “使镇建业” , 嘱吕范:“卿好为我居守也 。 ”(《建康实录》卷十五《吴上》)建安二十六年(221) , 将丹阳郡治由宛陵移至建业 。 《三国志》卷五十六《吕范传》载:权破羽还 , 拜范建威将军 , 封宛陵侯 , 领丹阳太守 , 治建业 。 建安二十七年(222) , 孙权为“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 称吴王于武昌 , 改元黄武 。 同年 , 孙权为对付曹魏 , 将丹阳郡移治位于长江边的芜湖县 。 吴废帝会稽王孙亮五凤元年(254) , 丹阳郡由芜湖迁回宛陵 。 天纪四年(280) , 西晋兵分八路进攻吴都 。 三月壬寅(5月1日) , 龙骧将军王浚率军攻破南京 , 吴主孙皓自缚投降 , 吴国灭亡 , 改吴都建业复为秣陵县 , 属丹阳郡 。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国 , 改元太康 。 太康二年(281) , 分丹阳郡南部11个县置宣城郡 , 户二万三千五百;丹阳郡改治秣陵(今南京) , 辖11个县 , 户五万一千五百(《晋书?地理志》) 。 为便于阅读 , 以列表示之 。
汉丹阳郡治所变迁一览表
『太守』汉丹阳郡建置时间暨郡治宛陵略考(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