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从IP开发到文化出海,腾讯新文创战略渐入成熟期
文章插图
文/大娱乐家
腾讯的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刚刚发布 , 资本市场就给腾讯一个认可 。 第二天开盘腾讯股价大涨逾3% , 市值超4.2万亿港元 。
翻看财报发现 , 除了总收入和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外 , 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的收入均有三成左右的增长 。 以这个公司体量 , 叠加宏观经济影响下 , 已是非常突出 。 再粗粗估算 , 增值服务收入624.29亿元 , 加上媒体广告收入 , 来自数字内容服务驱动的收入占比超过六成多 。
另外 , 受数字内容吸引 , 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同比增长19%至1.97亿 , 腾讯视频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26%至1.12亿 , 音乐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50%至4300万 。 在《庆余年》外 , 《西行纪》又成了腾讯新一项IP开发的成功样本 。
文章插图
▲《西行纪之再见悟空》剧照
这些直观信息反映出 , 腾讯数字内容能力在不断增长、文化版图在不断扩充 , 而背后正是腾讯新文创战略付诸于实践的成果 。 尤其是腾讯在完成内容产业链整合后 , 围绕IP积累所产出的作品 , 成功实现了规模化协同效应 , 新文创战略随之逐渐步入了成熟期 。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答分析师问中也强调了数字内容业务策略的重要性 , 腾讯将坚持发展高质量的IP内容 , 坚持阅文的核心价值 , 与腾讯的视频和游戏等业务进行更好的整合 。
IP协同效应明显 新文创战略步入成熟期
时间倒转至九年前 ,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第一次提出以IP打造为核心的“泛娱乐”构思 , 这是行业内首次提出“泛娱乐”的概念 , 也是新文创的前身 。
在吴晓波那本《腾讯传》中 , 程武提到过提出泛娱乐战略的原因:“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等趋势的带动下 , 游戏、电影、动漫已经不再孤立 , 而是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 一个跨越这三大行业的跨界产业链已经形成 , 并不断整合和向前发展 。 ”
文章插图
▲腾讯副总裁 程武
跟随行业发展以及泛娱乐战略演进 , 2018年腾讯在内容产业的战略上再次进化 , 将泛娱乐进一步升级为“新文创” , 即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 。 与此同时 , 腾讯旗下内容产业已经逐渐布局了文学、动漫、音乐、影业、新闻资讯、长短视频、电竞、游戏等等多内容产品形态 。
“新文创”有两个核心:第一 , 将更系统地关注 IP 的文化价值构建 , 第二 , “新文创”对 IP 塑造的方式方法升级 。 把各种协作主体、文化资源以及创意形式广泛的连接起来 , 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 。
这也是在解决国内IP开发长久以来处于割裂状态 , 无法真正实现培育开发和构建长期价值的行业难题 。 2018年 , “新文创”被纳入中国互联网六大趋势之一 。
与此同时 , 腾讯也在不断布局大内容领域 , 成立了承载腾讯绝大部分内容产品的PCG事业群 , 以生产好内容为共同目标;收购了新丽等公司 , 持续完善IP开发产业链……在新文创战略下 , 这些布局开始不断释放价值 , 而新文创战略发展也日渐步入了成熟期 。
《庆余年》的大热就是一次证明 , 根据阅文集团IP《庆余年》改编 , 腾讯影业、新丽共同出品及承制的同名影视剧获超过130亿次播放 , 显示出了腾讯联动文学、影业等业务 , 打造开发自有 IP的不俗能力 , 也验证了IP开发的逻辑和商业空间 。
推荐阅读
- 接着奏乐接着舞!河南春晚再现出圈名场面,网友:文化“内卷王”上线
- 国风节目混搭王一博,来自家乡的肯定,把文化创新玩出新花样
- 挖掘国乐宝藏,新媒股份助推国潮文化破圈
- “北大毕业,公开羞辱杨幂没文化”,恃才傲物的下场就这样……
- 河南台“年宇宙”春晚:科技手段加持文化内涵,王一博刘昊然加盟
- 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齐聚《人世间》 展现传统家文化的温暖
- “虎虎生威,狮狮如意”电影文化嘉年华亮相二沙岛
- 青海民间文化公益春晚录制完成
- 「沈马 CP」拯救你的不开心,《麻花特开心》为客厅文化添砖加瓦
- 娱乐圈的明星,没文化还是少参加综艺吧,太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