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肿瘤频道#“ASCO”拍了拍“手机对面的你”,2020 POST-ASCO云峰会乘风破浪而来


6月20日14:00-16:00 , 2020 POST-ASCO-卫材肿瘤云峰会带来前沿学术进展 。
近几十年来 , 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 , 虽然众多靶向或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更新迭代 , 化疗在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中仍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 。 同样地 ,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类罕见的恶性肿瘤 , 尽管其治疗效果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很大提升 , 但其治疗和新药研发仍是一大难题 , 软组织肉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仍然是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化疗方法 。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OS(总生存期)获益能否再突破?新化药艾立布林打破蒽环紫杉后长年来无OS获益的僵局 , 比卡培他滨延长TNBC(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S达5个月 。 未来 , 以蒽环、紫杉为基石的化疗药能否够破局?2020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Poster公布的研究显示艾立布林疗效堪比紫杉 , 艾立布林能否改变晚期乳腺癌治疗现状?随着软组织肉瘤跨入精准治疗时代 , 治疗方案如何布局?2020 ASCO大会上 , 艾立布林+仑伐替尼 , 化疗和靶向的强强联合 , 是否打破了国内晚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格局?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 , “2020 POST-ASCO-卫材肿瘤云峰会”将于6月20日14:00-16:00盛大召开 , 众多肿瘤科大咖云端相聚 , 聚焦乳腺癌、软组织肉瘤领域的最新成果 , 就精准治疗、临床实践等展开对话和讨论 , 具体详情如下:
艾立布林是一种新型非紫杉类微管靶向药物 , 临床前模型表明 , 艾立布林除了抑制微管生长外 , 还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血管重塑和改善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系统产生生物学效应[1,2] 。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艾立布林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艾立布林用于曾接受过含蒽环类方案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脂肪肉瘤 。 众多临床数据抢眼 , 可单用可联合艾立布林为转移性乳腺癌提供更多有效选择自相关研究开展以来 , 艾立布林的临床表现亮眼 , 且艾立布林可单用可联合 , 基于现有资料 , 众多进行中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期待 。 ■2020ASCO最新研究:艾立布林单药疗效堪比紫杉2020年ASCO大会上报道的RU011201I研究[3]显示 , 艾立布林与紫杉醇单药一线/二线治疗HER2阴性MBC患者的疗效相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5.7 vs 5.9个月 , P=0.72;中位总生存期(mOS):18.1 vs 16.4个月 , P=0.75] 。 表1:RU011201I研究主要结果汇总
#医学界肿瘤频道#“ASCO”拍了拍“手机对面的你”,2020 POST-ASCO云峰会乘风破浪而来
本文插图

既往多项研究显示 , 在治疗MBC方面 , 单用艾立布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 多项Ⅰ期[4-6]和Ⅱ期研究[7,8]显示 , 艾立布林在局部晚期或MBC患者中是有效的 , 多项Ⅲ期研究也显示艾立布林单药疗效不俗 , 可延长患者OS 。 EMBRACE研究是一项Ⅲ期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究 , 结果于2011年发布于《柳叶刀》[9] , 研究纳入了762例局部复发或MBC女性患者 , 除非有禁忌证 , 患者均曾接受过包括蒽环类和紫杉类在内的两到五种化疗方案 , 患者被随机分组 , 508例使用艾立布林 , 254例使用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法(TPC) 。 结果发现 , 艾立布林组的患者OS比TPC组显著改善(13.1 vs 10.6个月 , HR 0.81 , P=0.041) 。 在另一项名为STUDY-301的Ⅲ期随机研究[10]中 , 对于1102例局部进展或MBC患者 , 与卡培他滨相比 , 艾立布林作为一线、二线或三线治疗获得了虽不显著但更长的OS(15.9 vs 14.5个月 , HR 0.88 , P=0.056);亚组分析[11,12]显示 , 艾立布林可显著延长TNBC亚组的mOS达5个月(14.4 vs 9.4个月 , HR 0.702 , P=0.006) , 延长HER2阴性人群的mOS 达2.6个月(16.1 vs 13.5个月 , HR 0.77 , P=0.026) 。 艾立布林是近20年以来继紫杉、蒽环单药头对头Ⅲ期化疗研究中唯一看到OS获益的化疗药物 , 艾立布林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多个地区获批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 , 众多真实世界研究中证实其在MBC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 而艾立布林的单药应用也已得到《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8版)》[1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版)》[14]等指南的推荐 。 一项关于HER2阳性MBC的多中心单臂Ⅱ期临床试验[15]显示 , 艾立布林与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用 , 患者mPFS为23.1个月 , 总缓解率(ORR)可达80% , 临床获益率(CBR)为84% 。 在对晚期或转移性TNBC日本患者进行的多中心I/II期试验中 , 患者接受奥拉帕利联合艾立布林[16] , Ⅱ期研究的24例患者(BRCA突变2例)缓解率为29.2% , mPFS和mOS分别为 4.2个月和14.5个月 。 可见 , 奥拉帕利+艾立布林的联合方案对于晚期或转移性TNBC有可靠疗效 。 此外 , 艾立布林仍在探索其与多种联合方案的应用模式:艾立布林联合PARP抑制剂、mTOR抑制剂等其他新型靶向联合方案也已经有相关研究开展 , 期待未来能取得积极的结果 , 为乳腺癌临床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 打破僵局 , 艾立布林为软组织肉瘤患者带来希望在软组织肉瘤方面 , 艾立布林又能发挥什么优势?■309研究确立了艾立布林在脂肪肉瘤中的治疗价值关于平滑肌肉瘤(LMS)和脂肪肉瘤(LPS)的多项 Ⅱ 期软组织肉瘤试验[17,18]的数据符合主要终点 , 结果令人满意 , 这推动了E7389-G000-309研究[19]的开展 。 E7389-G000-309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III期研究 , 结果显示 , 艾立布林比达卡巴嗪显著改善患者的OS(13.5 vs 11.5个月 , HR 0.768 , P=0.0169);亚组分析中 , 与LMS患者(12.7 vs 13.0个月 , HR 0.927)相比 , LPS患者的OS绝对获益显著(15.6 vs 8.4个月 , HR 0.511) , PFS绝对获益达到1.2个月(2.9 vs 1.7 个月 , HR 0.52 , P=0.0015) 。 说明对于晚期LMS、LPS(合称为“L”型肉瘤) , 相较于传统的达卡巴嗪 , 艾立布林显著延长了整体人群的OS , 展现了艾立布林在脂肪肉瘤中的治疗价值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等众多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艾立布林用于晚期脂肪肉瘤的二线化疗 。 另外 , 对先前用紫杉烷治疗过的晚期皮肤血管肉瘤(CAS)的患者进行的前瞻性观察研究[20]显示 , 经艾立布林治疗后 , mOS和mPFS分别为8.6个月和3.0个月 , 艾立布林可作为CAS二线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 。 那么联合治疗能否使患者获益更多呢?强强联合结果如何?在2020年ASCO大会口头报告上 , 一项Ⅰb/Ⅱ期单臂试验LEADER研究(摘要号:11507)[21]纳入了接受过≤2线化疗的成人晚期LPS(n=15)和LMS(n=7)患者 , 研究了仑伐替尼(L)联合艾立布林(E)治疗晚期LPS/LMS的疗效 。 截至2020年1月22日 , 共有20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个周期的L+E治疗;其中14例为LMS(子宫5例 , 非子宫9例) , 6例为LPS(去分化4例 , 黏液/圆细胞2例) 。 中位年龄为51岁(29-73);入组前中位治疗线数为1(0-3) 。 在18例可评价患者中 , L+E组根据 RECIST 1.1标准和Choi标准评估的ORR为分别为27%(5/18 , 95%CI 10~53%)和67%(12/18 , 95%CI 41~87%) , mPFS为56周 , 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R)为72% 。 该项研究中在平滑肌肉瘤患者(14例)占主要比重的情况下 , ORR及PFS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 这说明联合治疗方案为LMS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同样在ASCO大会上 , 艾立布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II期研究结果公布[22] 。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 LMS队列(n=19)随访12周时的PFR为42.1% , mPFS为11.1周 , ORR为5.3% , CBR为26.3% 。 虽然未达到预先设定的终点 , 但该研究关于LPS和多形性未分化肉瘤(UPS)的另外两个队列仍在进行中 , 结果值得期待 。 未来可期由上述可知 , 从疗效方面来讲 , 无论单用还是联用 , 艾立布林的应用前景较广;在安全性方面 , 上述研究显示艾立布林安全、耐受性良好 。 另有学者[23]为了评估艾立布林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 对截至2019年3月发表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搜索 , 合并分析共包含涉及到301例患者的5项研究 。 患者中位年龄为71至74岁 , 合并ORR、mPFS和OS分别为23.2%、4.8和13.1个月 , 疾病控制率为47% ,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0-49% , 3-4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罕见 。 最常见的3-4级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是疲劳(5%-16.5%)和神经毒性(0-10.1%) 。 说明艾立布林耐受性良好 。 现今 , 艾立布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EHP方案的Ⅲ期试验等多项临床试验[24]正在进行 , 这些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期待 。 乳腺癌和软组织肉瘤治疗方面 , 如何突破传统医学 , 实现精准治疗 , 引领更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如何根据特定的临床情况 , 系统化做出恰当的处理意见 , 充分发挥临床实践?6月20日卫材肿瘤云峰会给你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