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古人的“卫生防疫节”:画蟾蜍祛病除毒过端午,
_原题为 古人的“卫生防疫节”:画蟾蜍祛病除毒过端午
新华社沈阳6月24日电(采访人员赵洪南)沈阳故宫博物馆馆藏的一幅271年前的“午瑞图” , 记录着古人画蟾蜍祛病除毒过端午 。
这幅由清代方士庶创作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端午即景图轴》 , 画艾草高枝两株 , 挺拔健壮 , 浓叶繁茂;一条弯曲的红蛇由枝叶间自上盘下 , 蛇首前伸 , 口吐长芯;其下为一壮硕的蟾蜍 , 昂首仰望 , 双睛圆睁;空中为两只飞旋起舞的毒蜂 , 翅膀轻薄透明 , 活灵活现 。
图左上侧行楷书自题款:“己巳端午 , 小师老人写于锡福堂” , 下钤“方士庶印”白文方印 , 图右下角钤“偶然拾得”白文小墨印 。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 , 这幅画作笔法工细精巧 , 色泽柔淡雅致 , 墨色多变生动 。 整幅画面以端午节令民间常用的艾草和毒虫为对象 , 以示祛病除毒 , 给人以消毒愉悦之感 。
“端午题材的绘画虽然在中国绘画史上只是边缘科目的小众 , 但因其囊括了花卉、山水和人物等画科 , 一直以来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画家追逐的对象 。 ”李声能说 , 作为民间信仰与文人崇拜相融合的产物 , 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史、民俗学、绘画嬗变、时代变迁等诸多元素 , 已经超越绘画本身 , 价值不可小觑 。
动物题材的加入是清中期“午瑞图”的创新 ,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蟾蜍的形象 。 在明代有“五毒吉服”的记载 , “五毒”为端午常备之物 。 蟾蜍作为五毒之一 , 性辛、凉 , 可治疗小儿劳瘦疳病、狂犬伤毒等 , 故成了“午瑞图”的表现对象 。
这幅画面中还绘有艾草 , 也是端午节祥瑞之植物 。 端午悬艾、菖蒲叶于门 , 饮雄黄、菖蒲酒可解毒 。 艾草在清中晚期“午瑞图”中大量出现 , 被称为“午瑞图”的标志性题材之一 。
【『祛病』古人的“卫生防疫节”:画蟾蜍祛病除毒过端午,】李声能说 , 在清代 , 因“午瑞图”具有祥瑞寓意 , 不仅江南地区文人画家进行创作 , 北方宫廷画家也参与到创作中 , 表现形式也更加轻松自由 , 更加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 。
推荐阅读
- 新征程的欢乐吉祥年里唱响无数人的一起向未来
- 属于多代人的青春回忆节目快乐大本营,为什么会停播了?
- 单拎出这一场的所有点评,谢娜的词汇量颠覆了我对主持人的认知
- 《中餐厅5》菜品有多贵看到客人的账单时,网友吃不起
- 再见,《快乐大本营》《你好,星期六》成年人的告别都是悄无声息
- 谁能想到《快乐大本营》停播,主持人的现状差距这么大?
- 一年三档高分综艺,聚仁影视如何看懂年轻人的新社交?
- 中国人的钱好挣?Amber参加央视网络春晚,吴尊让儿女在中国读书
-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经历岁月的打磨才能够磨出该有的品味
- 湖南卫视太牛了,事实证明,没有主持人的节目也能精彩绝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