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 导演 三叉戟 演员 蜗居 电视剧 杜琪峰 海清 老头 制片人』演员郝平:被叫“老头”我们特开心( 二 )
他不光贫嘴、鸡贼 , 还有一点市井 。 但他是有能力的 。 潘江海情商高 , 他在兄弟间打太极、当受气包 , 他泡病假、去外边干私活 , 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 , 他以为他可以掌控一切 , 最后发现他谁也掌控不了 。 ——郝平眼中的潘江海
1 还想再做电影导演
郝平总结 , 一个好的导演 , 要会利用演员的优点 , 并把它发挥到极致 。 他合作过非常棒的导演 , 也合作过非常强硬的导演 。 “他会教你怎么演戏 , 剧本一个字都不能改 。 演员变成了傀儡 。 ”
郝平也尝试过做导演 , 2017年他无意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剧本 。 “我很幸运制片人愿意和我合作 , 他说他不想找成熟的导演 , 就想找一个演员做导演 。 他们公司总共拍过两部电影 , 一个是陈建斌的《一个勺子》 , 还有就是我的导演处女作《红簪子》 。 ”
他很清楚 , 在国内“如果没有大牌明星或者大制作 , 观众真的不买账 , 我也苦恼 。 ”即便如此 , 郝平依旧很享受做导演的过程 , “如果有可能 , 我愿意再做一把导演 , 即便过程辛苦 , 但是能充分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 ”
2 演到80岁不是奢望
“第一排的观众能闻到我的汗味 , 我也能闻到观众今天喷的什么香水 , 这种近距离的互动 , 电影、电视是做不到的 。 ”
虽然郝平每年都要接拍影视剧 , 但他对舞台的热爱丝毫不减 。 他觉得演员最大的光芒不是在作品上有多大的成就 , 而是谢幕时 , 听到掌声雷动 , 观众自发冲到后台说:我太喜欢你这段表演了!
演员吴刚是郝平的好友 , 两个人即便很少见面 , 每隔一两个月也要电话问候 。 “我俩爱好一样 , 所以特别投机 。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 , 郝平曾调侃吴刚不一样了 。 吴刚说那只是自己的一个角色而已 , 他每年也还是要回到人艺的舞台 。
【『郝平 导演 三叉戟 演员 蜗居 电视剧 杜琪峰 海清 老头 制片人』演员郝平:被叫“老头”我们特开心】在郝平看来 , 相比女演员 , 男演员的中年危机似乎更小一点 , “男演员的艺术生命可以到80岁 , 很多表演艺术大师 , 八九十岁还在舞台上表演 。 不过前提是要让自己有吃饭的本钱 。 ”
人生事
地道西安人演活上海男人
很多人因为电视剧《蜗居》认识的郝平 , 所以总是拿软弱的小男人形象和他对号入座 , 甚至以为郝平就是上海人 。 其实郝平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 。 之所以能把《蜗居》中上海小男人的形象演活 , 是因为郝平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 在上海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 “我能看到上海男人身上的特点 , 并且抓住它 。 ”
接演《蜗居》是郝平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 2007年之前 , 郝平几乎不怎么拍电视剧或者电影 。 不是没人找 , 而是他不屑 。 “我觉得电影、电视是导演艺术 , 或者编剧艺术 , 演员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上 。 ”郝平也是中国话剧舞台上 , 最年轻的舞台剧奖大满贯第一人(包括“白玉兰戏剧奖”“梅花奖”“文华奖”“金狮奖”) 。
他觉得演员在舞台上才是老大 , 大幕一拉开 , 导演再牛、灯光再牛 , 都说了不算 。 “今天吃个螺丝(指表演时咬字发音不清晰)、打个磕巴也都是真实存在的 , 那种真实感和震撼感 , 是电影、电视没有的 。 ”
但那几年 , 郝平心里总有个过不去的坎儿 , 很多和他同龄的演员走在大街上都能被认出来 , “我当时还挺失落的 , 觉得我不比他们差 。 ”正巧 , 滕华涛带着《蜗居》的剧本找到了郝平 。
郝平和张嘉译是发小 , 曾拜过同一个表演启蒙老师 , 后来听说主演里还有海清 , 他特意去网上找了海清的视频 , 他觉得这个女演员演得可以 。 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 , 最终推动郝平加入了《蜗居》剧组 。
他记得刚开始和海清走戏的时候 , 海清不怎么对词 , 他问海清为什么 , 海清说:一对词就会固定了 , 固定了就假了 。 这和郝平的理念一模一样 。 《蜗居》中 , 有很多拍摄现场临时对出的台词 , 如今都成了经典 。
推荐阅读
- 《H6》首映!明早面包咖啡导演侯着大家!内附各城市最新时间
- 王一博被布布扛走,解锁锤子舞《葫芦娃》,导演竟意外被占便宜
- 春晚幕后趣事多:马凡舒险挂导演组电话,张国立激动与文物合影
- 马凡舒太甜美!天下足球主播完美主持春晚首秀,导演这次没看错人
- 央视2022年春晚已建组,总导演主持人仍保密,网友:别请流量明星
- 2022河南春晚再“出圈”,对话总导演陈雷:能打80分
- 自称芒果内部导演爆料,《浪姐3》敲定阵容,谢娜加盟,3人将踢馆
- 陈凯歌与刘震云斗嘴,6个导演飙戏,还有人要退赛,这综艺很过瘾
- 口述民俗·我的春节记忆|2022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一说到春节,我还是会像孩子一样兴奋
- 《开拍吧》:陈思诚没想到是个“哭包”,难怪对青年导演这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