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0余名

数字看变化
贵阳高新区是贵州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和唯一的人才特区 , 1992年全区进入孵化的企业仅20余家 , 高层次人才屈指可数 。 28年过去 , 全区已累计孵化企业2000余家 , 成功孵化了朗玛信息、东方世纪、汇通华城、世纪恒通、力创科技等一大批科技企业 , 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0余名 。
从国企辞职 , 历经两次创业 , 成立公司专门孵化企业 , 公司创建的创客空间还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创客空间……这些年 , 贵阳高新区创客、贵州本道创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蒋睿与创业结下不解之缘 , 他不仅在创业路上收获满满幸福感 , 还帮助200多个创业团队获得成功 。
蒋睿是贵阳高新区创业者们的一个缩影 , 更是全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的见证者 。 “创业之路充满风险和艰辛 , 但也有不少机遇 , 尤其是最后获取胜利果实那一刻的满足感 , 什么都无法替代 。 ”近日 , 蒋睿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2004年 , 蒋睿从贵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 , 由于技能突出 , 被贵阳电信公司录取 , 成为国企的一名技术人员 。 那时他主持贵阳电信业务系统的构建 , 业绩突出工资高 , 得到公司领导认可 , 让很多人羡慕 。 原本可以就这样顺风顺水过下去的他 , 却在2009年瞒着父母辞去工作 , 选择创业 。 “我骨子里就喜欢挑战不可能 , 特别是看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快速发展 , 我感觉如果不拼搏一把将终身遗憾 。 ”蒋睿说 。
蒋睿用父母给他留的10万元购房首付款作为创业资金 , 与另外两个伙伴成立贵州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然而一年多了 , 公司业绩还是零 。 为了节约钱 , 三个人吃了整整四个月的方便面 。 转机出现在2013年 , 公司成为当年贵阳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第二家通过CMMI3国际认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 此后 , 公司开发的游戏和服务软件不断得到业界认可 , 蒋睿先后主持研发构建了CMS站群系统 , 并将该系统推广到贵州省公安厅、贵州广播电视台、贵阳高新区等46家单位和机关 , 带领团队建设了贵州省公安厅网上警务室、网上服务平台等多个省级平台 , 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扶持 。 2014年 , 公司的业务规模已增长到700万元 , 人员从开始的3人增加到60人 。
然而 , 一笔500万元的大单突然“难产” , 却让贵州新网科技一下子陷入绝境 , 60个人很快走掉一大半 。
从哪里跌倒 , 就从哪里爬起来 , 经过半年多的总结 , 蒋睿改变公司运作模式 , 让员工从“打工仔”成为“老板” , 每人都占有公司股份 , 自己找项目“单干” , 6个员工成立的6家分公司 , 短短一年就分别做到了上百万元规模 。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 , 2016年 , 蒋睿决定开启第二次创业 , 在贵阳高新区注册成立了贵州本道创客服务有限公司 , 专门孵化小企业 。
“近年来 , 国家出台许多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 , 但企业缺乏专业孵化服务 , 平均下来新注册的企业只有3到5年的寿命 , 所以我想做一个孵化器 , 专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服务 , 让他们少走弯路 , 提高创业成功率 。 ”蒋睿说 。
随后 , 本道创客成立的“色谱创客空间” , 陆续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 , 不仅盘活了自身资源 , 更带动了一批企业发展 , 被评为国家级创客空间 。
截至2020年5月 , 本道创客已与221个创业团队签订孵化协议 , 其中214家转换成公司 , 初步具备“双创+教育+高校”“双创+扶贫+农旅”两大行业本地产业链孵化能力 。
(贵阳日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李雯文)
【|贵阳高新区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000余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