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胡适论老庄道家( 五 )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中国自己的宗教只有道与禅 , 禅只能说一半 , 因为是“自己的” , 总怀一点爱惜与维护为宜 , 像对待一座悠远珍奇的古建筑 。 其中许多有益的内容还须疏理与阐扬 , 如马克斯·韦伯在论道教伦理时所说:“商人圈子之所以信奉道教 , 关键在于他们尊奉的财神 , 即商人的职业保护神是由道教培养出来的” ,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亦将修行从善、“正确生活”作为自己的信条 。 [26]
贝拉的名著《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通过研究日本德川时代宗教的传承关系 , 指出传统宗教因其两个基本概念影响现代日本的文化 , 其一是施予食物及有关精神的需求;其二为对存在之基础与本质 , 如天、道、心等的求索 。 这样看来 , 道教这样长期存在的宗教 , 也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 [27]胡适不客气 , 将道教等“中古宗教”排入贬斥之列 , 此因胡适是“五四”一代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 , 当务之急是对旧文化的荡涤与解构 。
注释:
[1]胡适、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北京:华文出版社1989 年, 第 65 页 。
[2]胡适:《四十自述 , 在上海 (二)》 , 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年 。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 第46页 。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 第47页 。
[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 第54页 。 )
[6] 〈日〉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 第53页 。
[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 第41页 。
[8]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第82页
[9]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册 。 引欧阳哲生:《胡适与道家》 , 《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 。
[10]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
[1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
[1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
[1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
[1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
[1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
[1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
[1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
[18] 胡适:《胡适文存·第三集》 ,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 黄山书社1996年第75页 。
[19] 胡适、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 , 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年 , 第256页 。
【老子|胡适论老庄道家】[20] 《后汉书·矫慎传》 。
[21] 《后汉书·桓帝纪·郊祀志》 。
[22] 《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
[23] 《后汉书·皇甫嵩传》 。
[24] 《牟子理惑论》 。
[25] 《抱朴子内篇·勤求》 。
[26]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 第229页 。
[27] 〈美〉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 第76页 。
投稿、联系邮箱:isixiang@vip.qq.com
_原题为 《胡适论老庄道家》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