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牧:禁牧之后的巴颜村

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巴颜村,天蓝水清,这是“黄河源头第一乡” 。
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出资100万元成立巴颜村“物流公司”,并购买两台大货车,由此也迈开了巴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步 。
扎西是巴颜村的一名护林员 。“护林员每月能拿到1800元工资,一年下来收入达到2.16万元 。”他满意地说 。
巴颜村地处黄河源头,海拔高,气候恶劣,牧草生长期短,长势缓慢 。过度放牧及鼠虫害曾经导致75%的天然草场退化 。
2010年,国家能源集团定点扶贫曲麻莱县以来,把保护母亲河——黄河,作为生态扶贫的主要突破口,设立“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扶贫基金”,选聘麻多乡16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生态保护员,迈出生态保护促进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 。
“黄河源生态保护地位重要而特殊,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组织贫困群众参与保护草场行动,让自己赖以生存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这更能提高他们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国家能源集团驻村第一书记胡成介绍说 。
从2018年开始,国家能源集团加大生态扶贫投入力度,采取牲畜外迁,围栏草原和加装招鹰架等措施,修复黄河源头草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
如今,麻多乡33户牧民及2665头只牛羊离开原先放牧的草场,进而使黄河源头核心区10000公顷草场实现历史上的首次禁牧 。
“对禁牧区草场按照国家标准发放禁牧补贴,对退牧的牛羊在宜牧区流转6666.6公顷草场,成立合作社集中养殖,并配套暖棚、机井等基础设施;对涉及的33户牧民每户选聘1名生态保护员,带工资参加草场生态保护,同时在退牧户中选聘牧工,在合作社参加劳动,实现40多人的转移就业 。”国家能源集团挂职干部王锐介绍说 。
退牧牧民尼玛笑着跟采访人员细数:“草场禁牧了,我们还能享受禁牧补贴,还能参与生态管护,拿一份工资,牲畜在合作社里统一管理,提高了成活率、出栏率,避免了草场退化、雪灾等自然灾害,收入有保障了,未来的日子会更好的” 。
【禁牧:禁牧之后的巴颜村】一道道休牧围栏铸就了一副副坚实的“金甲”,一只只盘旋空中的猎鹰守护着草原,一片片逐渐恢复的草地植被筑起了一道道牢靠的“绿盾”,有效遏制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国家能源集团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更让这里的人们尝到了扶贫成效所带来的“甜味” 。我们相信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助力下,黄河源核心区生态保护这条兼绿兼收生态脱贫之路会越走越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