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银行“小官巨贪”花样频出 反腐触角亟待向基层下探

银行“小官” , 何以变巨贪
半月谈采访人员 兰天鸣
银行业内近期浮出多起“小官巨贪”案件 。 违法者涉案金额巨大 , 引发负面效应和经济损失不亚于贪腐大“老虎” 。 原为“小官” , 何以变为巨贪?
“小官巨贪”手段花样百出
半月谈采访人员梳理约20起涉银行业基层“小官”的贪污腐败案件后发现 , “小官巨贪”花样频出 , 以权谋私、监守自盗、内外勾结为其主要方式:
——里应外合 , 套取超9亿元投资 。 2015年10月 ,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前员工张仲夏利用职务便利 , 在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式转贴现业务中 , 使用虚假的银行承兑汇票将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的9亿余元资金挪用给吕某等人用于营利活动 。 3个月后 , 因上述业务临近回购期 , 张仲夏再次使用同样手法将该行的另外9亿余元挪用给吕某等人 , 用于支付前笔业务的到期回购款 。
由于吕某的合作伙伴在投资期货和经营转贷业务时发生大量亏损 , 最终致使第二次挪骗的9亿余元银行资金无法归还 。 至案发 , 共造成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约7.8亿元无法收回 。 而张仲夏个人先后收受他人钱款共计1114万元 。
——索贿受贿 , 银行工会干部非法所得超千万元 。 半月谈采访人员从上海浦东法院获悉 , 2012年4月至2019年3月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员工部高级工会干事、机关团委书记于涛利用其负责组织交行开展劳动竞赛、员工关爱、职工之家等项目的职务便利 , 为多家业务单位谋取利益 , 索要及收受业务单位贿赂共计1000万余元 。 此外 , 于涛还职务侵占套取交行82万元 。
【银行|银行“小官巨贪”花样频出 反腐触角亟待向基层下探】——以贷谋私 , “存款回报费”获利超700万元 。 2019年12月 , 重庆市四中院二审对银行员工翁科犯受贿罪 , 判处有期徒刑12年 。 翁科在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和中信银行重庆分行任职期间 ,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单独或者伙同他人非法收受多家公司的“存款回报费”予以私分 , 有公司允诺给付翁科贷款金额1%的感谢费 , 翁违法所得超过735万元 。
此外 , 2019年3月公布的判决书显示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营业部前总经理助理张弘也通过为他人提供办理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提供帮助 , 收受他人贿赂273.8万元 。
“小鬼作怪”频频洞穿内部监管
半月谈采访人员在多个案件中发现 , 银行“小官”腐败多发于金融资源密集的部门 , 涉案金额从数十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 并呈现如下特点:
——关键岗位“小鬼作怪多” 。 半月谈采访人员发现 , 贪腐多发于银行基层 , 如地市支行的部门负责人、总经理助理、产品经理、工会干事等 , 掌握审批等实际权力 。
多位长期办理金融职务犯罪案件的检察官表示 , 职位低并不意味着所掌握的金融资源配置的权力小 , 关键是相关工作人员“是不是在关键岗位”“是否掌握一定的权力”“是否能从信息不对称中牟利” 。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卢勤忠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 , 金融机构中资金运作额度较大 , 意味着贪腐所得可能更大 。 由于有些金融机构并非属于国有企业 , 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很多都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 , 在罪名认定上不同于国家工作人员 , 因此在具体量刑的处罚上就明显低于公职人员 。
——管理漏洞成腐蚀重灾区 。 相关案件中 , 涉银行业“小官大贪”往往利用贷款审核与发放、伪造假汇票、不良资产清收法律服务、同业账户开设、虚构融资租赁第三方中介等漏洞 , 与他人串通作案 。
上海埃孚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兴律师认为 , 不少犯罪者都是负责或曾经负责银行具体执行层面的工作人员 , 可以轻易寻找到漏洞 , 并利用对流程的熟悉、通过对规则执行尺度的左右找到解决办法 。 “好比隐藏在木头中的白蚁 , 不容易察觉 , 但一旦发生问题 , 往往社会影响面较大 , 容易打击外界对金融市场环境的信心 。 ”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