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急性心肌梗塞( 二 )
2、全身症状
会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 体温一般在38°C , 很少超过39°C, 持续一周左右 ,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 , 程度与梗塞范围呈正相关 。 临床易被误诊为感染 。
3、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 与坏死的心肌刺激了迷走神经和心脏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 有的会伴有肠胀气 , 严重的会发生呃逆 。
4、心律失常
75-95%患者都伴有心律失常 , 多发生在发病的1-2周 , 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 , 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 。
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低血压常见 , 但未必是休克 。 如果疼痛缓解了 , 收缩压仍然低于80mmHg , 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脉搏细弱而快 , 甚至昏厥者 , 就是休克表现 。
休克多在发病后数小时或者一周内发生 , 主要是心源性休克 , 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所致 , 约见于20%的病人 。
6、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室衰竭 , 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 , 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 , 发生率约32-48% 。 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 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肿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 , 可伴有血压下降 。
【诊断要点】
心肌梗塞的诊断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心痛病史
2、心电图动态异常变化:T波高耸 , 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 Q波形成 。
3、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
另外 , 尚需注意无Q波心肌梗死 , 其心电图特征是:先ST段普遍降低 , 继而T波倒置 , 但始终不出现Q波 。
【鉴别诊断】
心肌梗塞的诊断需和以下疾病相鉴别:
1、心绞痛
2、急性心包炎
3、急性肺动脉栓塞
4、急腹症
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本文插图
【治疗原则】
及早发现、及早住院 , 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 挽救濒死的心肌 , 防止梗塞进一步扩大 , 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 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和各种并发症 , 防止患者猝死 , 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 , 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 。
【预防】
心肌梗塞的预防主要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 注意调整情绪 , 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 戒烟酒 , 保持大便通畅 。
冠心病病人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或者潘生丁 , 以对抗血小板的凝集和粘附 , 患者及家属应多多了解心肌梗塞相关知识 , 及早意识到心梗对人体的危害性 , 从而避免延误就诊 。
【注意】
若出现胸闷、疼痛和心前区不适症状 , 应立即平卧休息 ,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 可五分钟重复一次;如没有硝酸甘油也可用速效救心丸或麝香保心丸替代;有条件的应立即吸氧 , 可避免心肌梗塞进一步加重 。 及时拨打120 , 应及时住院就诊 。
【警示】
1、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能够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病 , 加强预防 , 早期诊断、治疗 , 严格监护和积极治疗合并症是改善预后的重中之重 , 死亡的原因有心源性休克、心室破裂、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
2、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 , 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大汗淋漓症状或者怀疑是心肌梗塞的患者应及时住院诊治 。
3、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 , 密切观察病情 , 对不稳定心绞痛要高度重视 , 必要时应做心血管造影 。
4、对冠心病的治疗要有耐心 , 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 如有心绞痛 , 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及时治疗心绞痛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 先进设备的逐步完善 , 心脏支架植入术、溶栓疗法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推荐阅读
- 养生段子手健康脱口秀 春节来新闻坊 一道听医讲
- 39岁贾玲再次胖出天际,脖子三层肉,长裙遮不住粗腿,担心她的健康
- 曝光“毒奶粉”,严重威胁53万孩子的身体健康,许多家长却还在买
- 播放近两个月,稳占热播榜第4:这节目,可不只让大家看人类幼崽
- 看《我的小尾巴2》太治愈了,来感受一下人类幼崽的致命吸引力
- 深晚报道 |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启航举办“夜青守护”深宵外展活动
- 《令人心动的offer》健康宣传考核
- 央视栏目组来博白,拍摄录制《健健康康大年》春节特别节目
- 《荣耀时刻》栏目大健康系列嘉宾助力西安抗疫
- 论人类幼崽的情话杀伤力有多大?网友:不愧是人间小甜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