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广岛长崎首遭原子弹多年不思加害谈受害——日本战后75周年系列报道之三

_原题为 广岛长崎首遭原子弹多年不思加害谈受害——日本战后75周年系列报道之三
《日本新华侨报》日本战后75周年报道组
1945年8月6日和9日 , 美军在日本广岛市和长崎市上空分别投下了名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造出的两颗原子弹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投放原子弹 。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现实中认识原子弹的实力 。 它的直接结果之一 , 是当年8月15日 , 日本战败投降 , 从此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
多少年来 , 在日本 , 广岛和长崎的“被爆故事” , 一直是被作为“唯一在战争中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所讲述的 。 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供的数据表明 , 截至2020年3月底 , 因为原子弹轰炸导致的死亡者总数为32万4129人 。 那些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幸存的人 , 可以凭借“被爆者健康手帐”作为受害者的“证明” , 目前还有13万6682人 。
事实上 , 除了这样健康上直接受到伤害的人 , 当时还有一些人生活在原子弹爆炸带来的环境危害中 。 在广岛县以及其他日本政府指定的地区之外 , 原子弹爆炸后造成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黑雨”的现象 。 然而 , 这些地区被称作“黑雨受害者”的市民 , 所遭受的一切伤害在长达70多年间都没有得到日本政府认可 。
当然 , 从那以后 , 日本也就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永远哭诉“原爆之苦”的国家 。
2020年的8月8月6日和8月9日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像往年一样 , 分别出席了广岛县和长崎县的原子弹轰炸牺牲者慰灵和平祈念仪式 。 从安倍首相发言的主旨来看 , 安倍首相代表政府对原子弹爆炸的遇难者表示哀悼 , 还对日本作为唯一一个战争中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 表达了实现“无核世界” , 不让广岛和长崎的悲剧重复的决心 。 可以将这种行为解读为铭记过去 , 不重蹈覆辙 , 致力于未来的和平 , 但其中也透露出了“受害”的意识 。
事后 , 有日本媒体指出 , 安倍晋三在广岛和长崎的讲话 , 有90%的内容是相似的 。 还有的指出 , 安倍晋三今年在广岛和长崎的讲话 , 与他去年在广岛和长崎的讲话 , 有90%的内容是相似的 。 所有这些相似 , 表明日本政府只能在时间的新瓶里面装上陈词的旧酒 , 因为他们只愿意谈“受害” , 不愿意谈“加害” 。
事实上 , 不让广岛和长崎的悲剧重复 , “无核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技术要素 。 对于日本来说 , 真正的要素 , 是永远追求和平不再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
日本民众不应该忘记 , 在战争开始之前 , 日本社会整体的意识也助推了这一切 。 欣欣向荣的大正浪漫时期转向昭和军国主义时期 , 普通民众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 。 因此 , 在残酷的战争之中 , 也没有平民可以置身事外 。 发起侵略战争的国家尝其苦果 , 参与发起侵略战争的国民也就会从“施害者”沦为“受害者” 。 而日本这次饱受原子弹报纸之害 , 其代价是赢来日本战后的和平发展走向 。
【长崎|广岛长崎首遭原子弹多年不思加害谈受害——日本战后75周年系列报道之三】曾任美国驻日大使的约瑟夫·格鲁在《使日十年》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 “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有真正的自欺欺人的惊人本事 。 他们确实相信 , 他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对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 比那些厚颜无耻但自知理亏者还要难对付得多 。 绝大多数日本人 , 哪怕有才智者也在其中 , 都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这并不是说日本人签字承担义务时不屑于遵守 , 而是想指出当那种义务和他们自认为的切身利益有抵触时 , 他们就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解释这种义务 。 ”从遭到原子弹轰炸后75年来不断诉苦的日本人“受害者”心态来看 , 这或许如同格鲁大使所言一般 , 正是大型的自欺欺人现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