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网:受累支付业务 海联金汇营收下滑

本报采访人员 刘颖 张荣旺 北京报道
【中国经营网:受累支付业务 海联金汇营收下滑】 伴随着区块链板块的持续拉升 , 海联金汇(002537.SZ)、汇金股份(300368.SZ)等多只个股受到热炒 。 其中 , 海联金汇更是多次涨停 。 从6月12日的最低点6.35元/股一路上涨 , 8月26日一度涨至9.75元/股 。 对于股价异动的原因 , 8月27日 , 海联金汇在公告中表示 , 近期投资者非常关注数字货币情况 , 但公司未参与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系统建设 。
8月31日 , 海联金汇再次涨停 , 同时发布公告称 , 持股5%以上的股东北京博升优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26日减持1452.8548万股 , 减持比例1.17% 。
相比股价 , 海联金汇的业绩却出现下滑 。
根据海联金汇半年报数据显示 , 其上半年营业收入26.46亿元 , 同比下降5.81%;净利润1.06亿元 , 同比增长2.55%;扣非净利润1257.83万元 , 同比下降86.85% 。 报告期内海联金汇非经常性损益总额9338.32万元 , 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即达1.12亿元 。
半年报称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与第三方支付业务较同期下降有关 。 此前一季报显示 , 海联金汇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3201.73万元 , 同比下降124.94% , 扣非净利润亏损3510.29万元 , 同比下降128.03% 。 其中 , 营业外收入较同期下降94.71% , 主要是其收到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较同期减少所致 。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以及政府补贴的可持续性等相关问题 , 《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致函海联金汇进行采访 , 截至发稿前对方并未给出回复 。
金融科技业务持续下滑
海联金汇自2011年1月上市后 , 主攻汽车零部件市场 , 2015年进入专用汽车市场 。 2016年 , 海联金汇以30亿元的价格并购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动优势”) 。
如今 , 海联金汇形成金融科技、智能制造双主业的业务模式 。 其中 , 金融科技板块主要从事第三方支付服务、数字科技服务、移动信息服务、跨境电商服务及移动运营商计费结算服务业务 。
不过 , 曾被寄予厚望的金融科技板块近年来业绩一路下滑 , 营收占比也持续下降 。
半年报显示 , 金融科技板块营业收入4.50亿元 , 较上年同期下降46.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49.93万元 , 较上年同期下降121.27% 。 去年同期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75% , 今年上半年占营业收入比重仅17.02% 。
其中 , 第三方支付业务为其金融科技板块核心业务之一 。 上半年第三方支付业务营业收入1.25亿元 , 较上年同期下降74.74% 。 该项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 首先是报告期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 , 公司优化客户结构 , 淘汰高风险客户和低附加值客户 。 其次 , 2019年上半年海联金汇调整第三方支付业务方向 , 重新战略定位 , 尚未发挥明显市场优势 , 交易规模未达预期 。
金融增值服务营业收入1515.87万元 , 较上年同期下降82.21% , 主要是公司自2019年中期开始对创新金融增值服务进行整顿 , 调整金融增值服务的发展方向 , 及时关停重复或收益不佳的业务所致 。
数字科技业务量下降较大 , 营业收入3484.07万元 , 较上年同期下降42.70% , 主要是受行业客户整体需求减少、市场竞争加剧、新增客户验证周期长等因素影响 , 公司数字科技业务量下降较大所致 。
海联金汇金融科技业务下滑并不是刚刚开始 , 此前联动优势业绩下滑造成其商誉大幅减值 。
2016年 , 联动优势股权出售方承诺联动优势2016年至2018年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2.2亿元、2.6亿元和3.2亿元 。 在收购完成后 , 联动优势完成了2016年、2017年的业绩承诺 , 但在业绩承诺期的最后一年 , 联动优势实现净利润未能完成业绩承诺 , 因此 , 海联金汇计对联动优势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2.71亿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