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二 )


在一片质疑声中 , 袁隆平没有放弃 , 他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实践之路 。
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文章插图
年轻时的袁隆平
他视水稻为自己的孩子 , 头顶烈日天天下田 。 只要水稻还在生长期 , 就必定每天观察 , 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肺部感染 , 一天要打三次针 , 他也从不缺席 。
终于 , 在观察了14万多个稻穗后 , 他和团队中的人找到了6株不育株 。
1966年 , 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
自此 , 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粮食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
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文章插图

两年之后的5月18日 , 眼看就要看到曙光时 , 一场暴雨彻底毁了他的梦想 。
那天晚上 , 袁隆平披着雨衣蹲在试验田里 , 又看了一遍正在生长的稻苗 。 几个月之后 , 他将从这里得到第一手珍贵的数据 , 杂交水稻试验也将取得不小的进展 。
可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
第二天一大早 , 袁隆平跑到试验田一看 , 自己的稻苗全部都被人毁掉了 , 深受打击之下 , 甚至还有人恶意诽谤:“秧苗定是他害怕实验不成功 , 自己拔的 。 ”
这次破坏把他的试验 , 推迟了整整3年 。
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文章插图

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文章插图

外界对袁隆平的非议愈演愈烈 , 质疑的声浪甚嚣尘上 。
很多人嘲笑他的坚持 , 袁隆平却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 我决不会退缩 。 ”
失败和污蔑没有将他击败 , 反而让他变得愈发坚强 。
那年 , 袁隆平38岁 。
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文章插图

事件发生四天后 , 他在试验田旁的废井里 , 找回了5棵残存的秧苗 , 杂交水稻试验才得以继续 。
为了加速培育试验 , 袁隆平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云南 。 期间 , 他所在的地区发生了7.7级大地震 , 极其危险 。
袁隆平没有着急离开 , 而是和团队一起在用树枝搭建的窝棚里 , 继续着试验工作 。
他的坚持没有白费 , 在余震的危险环境下 , 一株被取名为“野败”的野生稻 , 成为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
1974年秋天 , 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 , 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 。 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 , 而杂交稻亩产一般都超过500公斤 。
袁隆平成功了 。
那年 , 他44岁 。
水稻|90岁袁隆平:你们吃饱了,我也变老了
文章插图

中国因为种植了杂交水稻 , 能用每年增产的粮食多养活7000万人口 , 也帮助到了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家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 。
全世界都在问:这个中国人 , 什么来头?
而当时的袁隆平 , 身份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
为了研究水稻 , 他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 , 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 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也寥寥无几......
袁隆平用珍贵的青春岁月探索杂交水稻的大门 , 他走过了生死边缘 , 经历了迷惘与伤痛 , 遭受过讥讽与恶意 , 他深知自己的痴心是对的 。
1976年开始 , 全国推行杂交水稻 , 到1998年 , 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 。
他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