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作为自热食品类目的新锐,自嗨锅做对了什么( 二 )
最典型的便是自嗨锅与辛巴的合作 。 辛巴一直追求极致性价比 , 是主播群体中为数不多深入供应链并建立了选品标准“辛选”的主播 。 极致性价比可以说是自嗨锅与辛巴的共同追求 , 于是 , 双方一拍即合 , 推出了狮王专属款自嗨锅 , 辛巴的卡通形象小狮子与自嗨锅品牌的二哈在包装上同框 , 深受粉丝追捧 。
6月14日 , 辛巴回归后首播破10亿 , 在突破10亿的重要关口上辛巴选择推荐自嗨锅 , 足见其对自嗨锅的产品非常有信心 。 当晚 , 自嗨锅上架后迅速卖出500万桶 。 品牌势能的融合被自嗨锅发挥得淋漓尽致 。
方法论背后 , 一靠自嗨锅品牌对整个营销路径的把控;二靠品牌与IP价值的契合;三靠自嗨锅品牌对新消费时代主力消费人群的需求把握 。 这一代消费人群有两大诉求:一是追新 , 二是沟通 。 产品思维重新设计营销的本质 , 是要与年轻人站到一处去 。 这是自嗨锅品牌赢得新消费时代主力消费人群喜爱与关注的核心 。
重新设计渠道
要与年轻人站到一处去 , 就要重新设计渠道 , 这样才能收获新消费时代的市场红利 。 如何做?关键在于发挥不同平台之间的协同价值 。 以自嗨锅韩式部队自热锅为例 , 欧阳娜娜发声的平台是抖音 , 最终完成流量收口的平台却在天猫自嗨锅旗舰店 。
今天的市场环境下 , 一个品牌要做好营销需要完成三个闭环:单一平台内的流量闭环、跨平台间的协同闭环以及品牌内的全渠道闭环——包含线上和线下 。 自嗨锅品牌基本已经完成这三个流量闭环 。 为欧阳娜娜的内容定制关键词、联合快手顶流辛巴属于跨平台间的协同闭环 ,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自嗨锅在其他两个闭环上都做了哪些 。
单一平台内的流量闭环 ,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善用平台提供的工具完成日常运营 , 关键词定制就属于此类 , 再有就是开启店铺自播并设置秒杀、点赞和抽奖等;二是跨品牌间的流量互动 , 自嗨锅会和一些优质的商家连麦 , 并互挂链接 , 比如和零食品牌来伊份在直播间联动 , 还包括一些饮料品牌 。
新消费时代的新消费品牌在市场活动中大多持开放的心态 , 为扩大市场影响力 , 会去寻找那些能够与自己的产品互补的品牌 , 以场景化、组合化的方式共同推向消费者 。 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集群作战 。
再来看看品牌内的全渠道闭环 。 传统品牌大多有转型难题 , 新消费品牌则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 因为它们本身就生长于互联网 , 所以不存在向线上转型的难题 。 同时 , 其团队成员中又有很多线下从业多年的精英 , 所以线下布局也足够成熟 。 以自嗨锅为例 , 其创始人兼董事长蔡红亮之前就已经成功打造过一个线下零食品牌百草味 , 其团队也是零食行业的一支劲旅 。
今年“618”期间 , 自嗨锅品牌在全国多个区域摆出“嗨摊” , 借助“摆摊热潮”点亮城市夜经济 , 同时将品牌影响力迅速沉淀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 完成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销售闭环 。 另外 , 自嗨锅品牌在线下还有众多的经销商 , 也都玩起了直播 , 与自嗨锅线上形成了势能联动 , 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自嗨锅全网搜索量的上升 。
从市场影响力上看 , 随着三类闭环的逐步打通 , 自嗨锅品牌的消费人群迅速扩大 , 下沉市场、线下市场的影响力都在迅速导升 。
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环境中 , 如何方便、快捷、实惠地“吃好一顿饭”是一个重要课题 , 本地生活市场能够迅速做大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需求存在 。 这便是自嗨锅品牌做对了的那件事——满足用户最真实的基本需求 。
(作者: 倪叔)
推荐阅读
- 秦霄贤在《你好星期六》中的表现越来越好,获网友称赞
- 闪亮春晚的湖北老乡
- 池石镇作为嘉宾出演MBC《全知干预视角》,公开M.O.M新歌,与刘在石通话!
- 王一博加入河南春晚,作为河南洛阳人他一直在为家乡做宣传
- 作为著名的主持人,现在的何炅为何不再拍戏?
- 王一博作为新春送福官,为河南春晚送祝福,“虎”气满满迎新年~
- 王一博作为先锋力量,对女性市场的吸引力,当仁不让!
- 任鲁豫:作为春晚C位,竟然连第一届春晚主持人是刘晓庆都不知道
- 欺负老实人?彭昱畅按规则玩游戏被罚输引争议,导演不作为是主因
- 继《吃货团》后,又一“干饭”综艺来袭,杨紫、张一山再度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