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编织着青春@今天的照片与昨天的历史 | 沈阳怀远门
怀远门之夜
城里的月光华灯低照掩沧桑 ,
街头远处有旧墙 。
举头望月生感喟 ,
浑然不觉市声忙 。
上面这首诗是我为这张照片所题 。
这张照片用手机拍于故宫西侧 , 老城门怀远门之内 。 自己对这张照片很满意 , 月亮、路灯 , 还有汽车的灯光交织在一起 , 使得夜晚的光线非常丰富 , 也给老城增加了一些斑斓和神秘 。 拍照有时靠运气 。
怀远门史话怀远门位于方城内沈阳路西端 , 俗称大西门 , 始建于1631年 , 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 。
明代 , 沈阳城是四座城门的“十”字型格局 。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 , 于公元1627~1631年 , 用五年时间 , 在原来城墙的基础上建设成了新城 , 其中将明朝的四门改为八门 , 八旗军各守一门 , 城内道路由明代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 。
八门分别是 , 南北偏东的城门为德胜(俗称大南门)、福胜(大北门);南北偏西为天佑(小南门)、地载(小北门);东西偏南为抚近(大东门)、怀远(大西门);东西偏北为内治(小东门)、外攘(小西门) 。 其中 , 怀远抚近 , 内治外攘 , 是当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治国国策;而天佑地载、德胜福胜是天地眷佑 , 国运绵长之意 。
1634年4月 , 皇太极改沈阳为“天眷盛京” , 并亲自诏令命名八门 , 西之南者曰怀远门 。
怀远门城门上筑有三层城楼 , 又称明楼或敌楼 , 城楼下方正中为券洞 , 上嵌“怀远门” , 内书汉文 , 外书满文 。 城楼周围筑有女墙 , 设有六十个垛口 , 并建有瓮城 。
怀远门的东边就是沈阳故宫 , 因此它是内城的主要门户 , 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 , 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
在清代 , 怀远门城内是荣华富贵 , 城外边有点“惨” 。 那时的监狱设在城内 , 而刑场设在大西边门的西南角 , 凡是处决的人犯 , 其囚车出了大西门 , 就拉到西南方向的刑场 。 因而人们称大西门(怀远门)为“鬼门” , 当时民间有句非常狠的诅咒语----“出大西门的” , 意思为“不得好死” 。晚晴时期的怀远门
日伪时期 , 怀远门城外
1936年日本人为了交通方便 , 拆除了怀远门 。 《沈阳大事记》中记载:“1936年9月 , 开始拆毁大西门 。 ”怀远门拆除后的街景
1994年 , 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 , 增其旧制 , 重修了怀远门与抚近门(盛京八门除怀远门和抚近门外 , 其余六门现在留下的仅仅是地名) 。 由于受到道路交通要求的限制 , 加上复建过程过于草率 , 两座城门 , 尤其怀远门 , 比例严重失调 。
不管怎样 , 在相隔半个多世纪以后 , 翘檐斗拱 , 宏伟气派的怀远门 , 又巍然矗立在沈阳市民的眼前了 。 它为为沈阳故宫多了一个陪衬 , 也给老城增添了历史文化气息 。重新修建的怀远门门外景观
推荐阅读
- 古人对春天的雅称 三春阳春 青阳 青春
- 赵飞燕终身不孕有何玄机?常年使用麝香葆青春
- 中断的幼童留美 朝廷习惯看到压抑的青春
- 中苏空军并肩作战 粉碎日寇“空捷祝寿”梦想
- 古代“红颜”神童 被宫帏或红尘吞噬的青春
- 变态太监为圆娶妻梦想吃上千儿童脑子补阳
- 太史公司马迁梦想 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
- 刘备光复汉室的梦想为何败在两位义兄弟之手?
- 为什么宋代以后的文人做官梦想得到“文正”谥号
- 甲午战争后朝鲜鄙夷清朝 居然梦想占据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