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荒漠生绿荫( 三 )
2018年 , 他种下的黄芪、肉苁蓉等中药材走向了市场 , 何首乌、甘草的种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 特色枸杞被确定为“贵南县标准化枸杞种植基地”……
黄河岸边春来早 , 因为库区沿岸天气回暖比较早 , 这里种树的时节也要比高原上别的地方更早一些 。“每年种两次 , 春季植树和秋季植树 , 几百个工人扎进沙漠里种树 , 购进一吨面粉 , 没几天就吃完了 。”李增忠说 。
一分种九分管 。树苗小 , 山羊、野兔啃过根就吃没了 。土薄易旱 , 有些树苗长着长着就有可能被旱死 。为了高标准保活 , 他一趟又一趟跑到政府协调禁牧的事情 , 2017年 , 政府文件下来了 , 库区的山上开始禁牧 。
这样一来 , 李增忠更有信心了 。
“走 , 带你们瞅瞅这里的沙化土地 。”跟随着李增忠的脚步 , 穿过一片茂密柳树林 , 走过几个小山丘 , 一块荒漠跃然眼前 。李增忠双膝跪地 , 捧起沙子 , 细细研磨 。你们看 , 我刚来时 , 这里全是这样的沙漠 , 这里我们种了好几次 , 年年种 , 年年死 , 有些树种下去长这么大了突然就死了 , 说话间 , 李增中拔起一根枯枝 , 眼里写满了可惜 。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 他也不忘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目前企业员工基本上是贵南县的农牧民 。”李增忠介绍 , 今后还将扩建生态旅游项目 , 依托龙羊湖资源 , 发展农家乐、采摘园 , 让当地群众从中受益 。
自从开始在这里种树 , 李增忠没有在家过过一次春节 , 每年的除夕 , 他们一家人都守候在施工点的帐篷里 。他笑着说 , 因为常年不回家 , 很多亲戚都丢了 。
快到中午 , 浓雾即将散去 , 龙羊峡库区的水面上 , 阳光照耀 , 树木倒影 。李增忠说:“你看 , 现在这样绿意盎然 , 多好啊!”
采访手记
把春天带进沙漠
此行目的地是贵南县境内的龙羊峡水库南岸 。
从县城沿着茫拉河向西北方向行驶 , 道路一侧是万顷碧波的龙羊峡库区 , 一边则是绵延的荒坡和沙漠 , 道路蜿蜒曲折 , 全是砂石路 , 若再遇到车辆必须先停下来 , 因为扬起的风沙足以将视线遮蔽 。
临近库区时 , 山坳的两侧突然出现了一排排碗口粗的行道树 , 整齐地排列着 , 为荒山增添了不少生机 。“这些都是李增忠带领当地群众种下的树 , 五六年时间都长这么大了 。”同行的贵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春介绍 。
行走贵南县龙羊峡库区 , 回望其“大漠黄沙”的过往 , 感受山河披绿的当下 , 我禁不住思量: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 , 才能书写出这样令人惊叹的绿色奇迹?
这不是自然伟力下的沧海桑田 , 这是生态自觉下的“人定胜天”——贵南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 , 绿色发展的拔节之声 , 西北汉子李增忠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守护 。
龙羊峡库区南岸 , 曾被当地人称作贵南县“无人区” , 风沙肆虐 , 寸草不生 。但是 , 李增忠带领员工凭借着愚公移山、吃苦耐劳的精神 , 愣是在沙窝里开起了公司 , 还为这片荒漠披上了绿装 , 这里的人们说 , 他是把春天带进沙漠里的人 。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 三国废物学生 万人队伍能写文章的不过十个人
- 解密古代女性洞房用品
- 司徒雷登遗愿缘何难以实现 一篇文章引发的争议
- 文人冰心和林徽因“结怨” 文章换来一酝陈醋
- 潘金莲原型为贤惠母亲 武大郎系文武双全县令
- 宋孝武帝刘骏:不知廉耻与生母乱伦
- 苏东坡轶事 文章多次应用现代的流行语“呵呵”
- 史上那些奇葩的圈阅 纪晓岚巧用唐诗评文章
- 袁世凯为何用20万大洋也买不到梁启超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