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年』今天迎来124年里最早的秋分 一起来诗词中感受秋天( 二 )



唐代以来 , 秋社的日期 , 各地都不相同 。 如安徽贵池在八月上旬 , 重庆万县以八月十五日为秋社 , 江苏通州在九月九日 , 湖北监利在八月初一 , 而其他各县 , 或者在八月二日 , 或者在九月九日 , 或者在十月一日 , 都不一样 。 一般来说 , 秋社都取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 大约在农历八月秋分前后 。 无论秋社在何时 , 每逢此时 , 人们都要祭祀先农 , 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

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 如古有“春祭日 , 秋祭月”之说 。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 据考证 , 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 , 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 , 不一定都有圆月 。 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 。 所以 , 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

据史书记载 , 早在周朝 , 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 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 , 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 。 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 , 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 , 名曰“秋牛图” 。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 , 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 , 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 , 见啥说啥 , 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 言词虽随口而出 , 却句句有韵动听 。 俗称“说秋” , 说秋人便叫“秋官” 。

下面是关于秋分的诗词:

《山居秋暝》

唐代诗人王维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秋夜曲》

唐代诗人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 轻罗已薄未更衣 。

银筝夜久殷勤弄 , 心怯空房不忍归 。

《子夜秋歌》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长安一片月 , 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 , 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 , 良人罢远征 。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

江城如画里 , 山晓望晴空 。 雨水夹明镜 , 双桥落彩虹 。

人烟寒橘柚 , 秋色老梧桐 。 谁念北楼上 , 临风怀谢公 。

《秋夕》

唐代诗人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阶夜色凉如水 , 坐看牵牛织女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