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客户端|医药行业“黑名单”来了,遏制药价虚高任重道远


(健康时报 采访人员徐婷婷 实习采访人员谭琪欣)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数据 , 2016年-2019年间全国百强制药企业中有超过半数被查实存在给予或间接给予回扣的行为 , 其中频率最高的企业三年涉案20多起 , 单起案件回扣金额超过2000万元 。 医药上市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超过30% 。
健康时报客户端|医药行业“黑名单”来了,遏制药价虚高任重道远
本文插图

中山大学医药研究所所长宣建伟告诉采访人员 , 垄断控销、医药回扣确实是造成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 ,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仅仅打击药品回扣以及垄断控销并不能够从根本遏制药价虚高 。
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于2020年底前 , 建立并实施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认为 , 这相当于建立一张药品集中采购市场“黑名单” , 对打击医药领域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
最易出现价格虚高的是常用药 、 原料药和孤儿药
“最易出现价格虚高的是短线药品(即供应量小于需求量的常见药品)、孤儿药(即发病率低于20万分之一的药品)以及上游原料药药品 , 其中 , 由上游原料药控销造成的药品价格虚高尤为典型 , 屡禁不止 。 ”孙忠实说 。
2020年4月14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通告 , 宣布依法对山东康惠医药有限公司、潍坊普云惠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太阳神医药有限公司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 上述3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 , 共计罚没3.255亿元 。
【健康时报客户端|医药行业“黑名单”来了,遏制药价虚高任重道远】“苯巴比妥、维生素D2、多潘立酮等常见药品原料都出现过垄断抬价情况 , 原料一高 , 药价也会虚高 , 滥用市场支配行为垄断上游原料对于医药行业市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 这些都会加重患者和医保资金的负担 。 ”一名制剂企业工作人员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违法违规成本低而利润高是垄断供销行为产生的根源 , 要整治垄断供销 , 必须加大打击和威慑力度” , 孙忠实提到 , 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则是基于市场买卖合同关系建立的可追溯监督机制 , 目的是建立全面多方位的医药行业监管体系 , 倒逼医药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 上了黑名单的企业将会失去招采资格 , 而失去集中采购市场将会伤及企业命根 。
解决药品虚高定价 , 最关键的是让药品定价回归合理
“药品回扣只是表面现象 , ‘药价虚高’指的是部分药品定价远超其真正的临床价值 , 因此要解决药品虚高定价 , 最关键的应该是通过完善机制让药品定价回归合理 。 ”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国家药监局修法专家组成员邵蓉说 。
中山大学医药研究所所长宣建伟认为 , 因此正本清源 , 必须要先回到药品注册审评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及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上来 , 对于未上市药品 , 应建立严格的药品上市前临床价值评估体系 , 强调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 , 与此同时 , 应逐步完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机制 , 将临床疗效不确切、疗效模糊的产品彻底踢出市场 , 釜底抽薪 。 近年来药监部门陆续开展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722临床试验数据核查风暴、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等都推动了药品临床价值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合理定价机制的形成 。
2019年 , 国家卫健委颁布了《关于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单位围绕药品的安全性 , 有效性 , 经济性 , 创新性 , 适宜性 , 可及性等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完善合理用药程序 , “管住了医生手中的笔 , 就堵住了药价虚高最后的一道口子 。 ”
而医保支付及价格制定必须根据药品确切临床价值 , 经济价值 , 及病人价值合理决策 。 2020年7月31日 , 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 , 医保目录调整大幕拉开 , 部分效果不明显 , 成分多相似 , 万金油般的“神药”将被调出 , 为更多高价值的罕见病药、抗癌药、慢性病药品腾挪了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