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我们的身体
有206块骨头
你知道
最小、最轻的骨头在哪吗?
它藏于耳朵深处 。
它名叫镫骨
高约3-4毫米 ,
类似于一根绣花针粗细、
一个针鼻大小 ,
并且结构十分复杂而精巧 。
别看它小 ,
作用却很重要 ,
没了它 ,
耳朵形同虚设 。
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本文插图

近日 , 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耳科亚专科主任刘军及其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8岁患儿施行了——
“全耳内镜下前庭窗开窗+人工镫骨植入术”
帮助患儿重新恢复听力 。
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本文插图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在全省尚属首次 。
018岁孩子双耳失聪
8月31日 , 濮阳市的小患儿阳阳(化名) , 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 找到耳科亚专科主任刘军 。
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本文插图

阳阳今年只有8岁 。
一年前 , 她家人无意中发现孩子双耳听力下降 , 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双耳传导性耳聋” 。
为什么8岁小孩子双耳听力下降了呢?
来我院检查后 , 发现阳阳的听骨链先天发育有缺陷 , 双侧砧镫关节形态异常 , 刘军主任及其团队考虑前庭窗闭锁可能 。
刘军主任说 , 耳是听觉和平衡感受器的末梢器官 , 其中锤骨、砧骨、镫骨以关节相连 , 构成听骨链 , 传递声波 。
?锤骨柄细长 , 附着于鼓膜;
?镫骨底板和卵圆窗相接;
?砧骨居中 , 连接锤骨和镫骨 , 使三块听小骨形成一个两壁之间呈固定角度的杠杆 。
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本文插图

通常声波经外耳到鼓膜 , 通过听骨链振动将声波传入内耳 。
但是在阳阳的耳朵中 , 由于镫骨发育畸形 , 导致听骨链无法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 , 导致听力下降 。
想解决这个问题 , 就需要植入人工镫骨 。
02挑战高难度开展全省首例手术
失聪让阳阳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了严重影响 , 她的父母更是着急 。
从业30余年的刘军主任和从业近20年的副主任医师史凌改 , 在认真研究了阳阳的病情、充分考虑其未来生活后 , 决定为她施行——全耳内镜下人工镫骨植入 。
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本文插图

专家介绍 , 镫骨是人体中最小的一块骨头 , 高约3-4毫米, 其结构十分复杂而精巧 , 镫骨在传导声音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
镫骨足板直接与内耳相通 , 所以镫骨手术既是中耳手术 , 又是内耳手术 。
镫骨周围有面神经等重要结构 , 手术难度极高 , 稍有不慎可能损伤内耳、面神经等重要结构 , 术后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全聋、面瘫、眩晕等并发症 。
大河健康|河南全省首例手术!直径0.7毫米器械,“直面”最小最轻骨头
本文插图

对于此例手术而言 , 患儿前庭窗闭锁镫骨底板增厚 , 正常约0.1~0.2mm , 而患儿却已增厚至约0.8mm 。
全耳内镜下需单手操作 , 对术中止血和操作稳定性的要求无疑更高 。
不仅如此 , 镫骨所在的位置十分隐蔽 , 手术需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进行 , 所以该手术也是耳外科手术中公认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 。
不仅如此 , 为了阳阳日后的生活 , 专家们还要将这种高难度手术做到极致 , 在全耳内镜下进行植入 。
这种新的术式只需在耳道内做一个小切口 , 术后不留瘢痕 , 更加美观 , 并且创伤更小 , 恢复更快 。

推荐阅读